《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发布!

时间:2023-07-15 07:22: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3年6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从辩论到共识(CODHy CHINA)大会在中国上海如期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荟聚一堂,共同探讨代谢病领域的最新研究及热点话题。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国际知名专家Itamar Raz教授、Zachary T.Bloomgarden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委王卫庆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朱大龙教授等共13位顶级专家上台发布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1] (以下简称“《指南》”)。

更新要点一

调整综合达标的标准,明确多种代谢病患者管理目标

《指南》定义综合达标应为: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7%,血压<130/80 mmH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佳及过低的胆固醇水平可能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老年人的LDL-C水平过低还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强调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中应达到适宜的血脂和血糖控制目标。

更新要点二

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肾风险,制定新的降糖药物治疗路径

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流程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KD:慢性肾脏病;DPP-4:二肽基肽酶Ⅳ;GLP-1:胰高糖素样肽-1;HbA1c :糖化血红蛋白;TZD:噻唑烷二酮类;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a.高危因素:年龄≥55岁,合并肥胖、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b.CKD定义:eGFR<60 ml/min/1.73 ㎡或白蛋白尿(ACR≥30mg/g);c.若患者eGFR<30 ml/min/1.73 ㎡,不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及GLP-1受体激动剂

《指南》推荐: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有高危因素(年龄≥55岁,合并肥胖、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中的2个或2个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只要没有禁忌证,可选择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起始治疗,并且保留在治疗方案中。合并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起始并全程使用SGLT2抑制剂。此外,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血糖情况或是否使用二甲双胍,只要eGFR≥30 ml/min/1.73 ㎡,推荐首选肾脏获益明确的SGLT2抑制剂,如果不能耐受,可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若患者eGFR<30 ml/min/1.73 ㎡,不建议使用 SGLT2 抑制剂及GLP-1受体激动剂(如上图)。

更新要点三

新增了早期降糖药物的联合治疗,更持久降糖,兼顾多重获益

《指南》指出:早期联合治疗可增加降糖作用的持久性,兼顾体重和心肾保护等临床效益。其中以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为代表的口服降糖药三联方案,覆盖糖尿病多重病理生理机制,且具有优化降糖、心肾保护、减重及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等作用,适用于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此外,Meta分析显示:固定复方制剂(FDC)能简化治疗方案,比自由联合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降幅更显著,依从性更 高[2]。

更新要点四

强调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LDL-C不宜降至过低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的患者,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使LDL-C降幅30%~50%),并根据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此版《指南》强调:不可将LDL-C降至过低,应达到适宜的血脂控制目标,还新增了他汀类调脂药物及不良反应列表(如下表)。

常见他汀类调脂药物及主要不良反应

更新要点五

明确妊娠期糖尿病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及目标

妊娠高血糖的管理目标为: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 h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除此之外,新版《指南》指出,当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期的诊室血压≥140/90 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降压目标值为诊室血压不低于110~130/85 mmHg。

更新要点六

完善MMC患者教育及管理制度,助力整个社会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患者管理教育包括院内教育和院外教育两部分内容,其质量高低关乎整个社会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成效。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系统教育可促进患者不断掌握疾病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的患者其血糖控制优于未接受教育的患者。在全国十佳MMC开展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临床实践中较高频率的随访(每年超过2次)可更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其中,年龄较轻、基线 HbA1c 较高的患者获益更大 [3]。

结语

经过6年多的运行,全国MMC管理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期待本次发布的第二版指南能为临床医生进一步指明管理和发展方向,形成更优秀的“中国特色”代谢病管理经验,让更多代谢病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上一篇: 世卫组织发布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报告,...

下一篇: J Clin Oncol:评估氟维司群作...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