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预测】“跨越千年的人水传奇”太湖溇港

时间:2019-11-16 13:14: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考向预测】“跨越千年的人水传奇”太湖溇港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古老灌溉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每一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活生生的实证,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呈现出来,为当今和未来的人们生动地再现出曾经的历史。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保护,让历史文化在流水潺潺的水渠中、在生机勃勃的田野中得到永恒。

太湖溇港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Chiang Mai)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7届执行理事会上,大约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唐宋时期(8-11世纪)形成体系的太湖溇港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溇港是太湖平原独有的灌溉排水工程类型,是它在曾经广袤的太湖滩涂上造就了中国最富庶的粮仓和丝绸之乡。

距今4000年前,太湖还没有大堤的约束,湖区南部是潮涨潮落的滩涂消落区。大约2000年前,战国时期的吴国人开始在临水的地方筑堤开渠排水,农业因此发展起来。经过后来1000多年的持续建设,公元11世纪时环太湖已经有大堤的护卫,与太湖相通的溇港体系此时也基本成型。10至11世纪时中国北方经历了持续百年的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下,推动了太湖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日臻完善溇港工程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12世纪以来太湖平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地和输出地。

溇港灌溉范围图

太湖堤防

太湖水源主要来自天目山的苕溪,自西南向东北进入太湖。在太湖东南有吴淞江、东江和娄江三江泄水入海。溇港连通太湖、苕溪和运河。元明清时太湖平原是向王朝供给稻米最多的地区,一船船的粮食、丝绸就是通过溇港转道大运河,运至北京。

溇港与堤防、水道、湖漾和水闸共同构成了具有灌溉、排水和蓄水功能工程体系。在堤防、水道之间是受保护的耕地,而湖漾则接受区间洪水,成为区间水量调节的重要环节。春天水稻育秧和拔节的时候,溇港开闸放水;夏秋洪水时关闭水闸,保护农田。分布耕地之间的湖漾既是灌溉的水源,也为洪水提供了蓄积的空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太湖溇港之一:长兜港

2000多年来,在太湖平原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需求,太湖堤和溇港进水口不断北移,小溇港整治合并。根据文献记载16世纪时太湖平原有大小73条溇港,经过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改造,今天留存40条大大小小的溇港。

今天太湖溇港水闸大多是20世纪末改建的,自动启闭控制系统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而在古代,溇港的水闸是木质叠梁闸,启闭时需要两人在闸门两侧同时操作。

太湖溇港之一:大钱港

溇港是特定的水土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所营造的特殊自然与文化景观,见证了滨太湖地区千百年来在水利工程主导下,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生动阐释了中国古代灌溉工程人与自然相存相依的文化形态。

太湖溇港视频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高考地理专题设计下载方法如下:关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回复公众号消息:高考地理专题设计

上一篇: 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在京开幕,德国“申奥片”...

下一篇: 宋民国龅牙表情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