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成吉思汗为何每次出征前必做此事?做后才敢行动,古人对此很信服

时间:2019-11-06 12:44: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成吉思汗为何每次出征前必做此事?做后才敢行动,古人对此很信服

在古时候,在军队在出征打仗之前,都会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上天能够抱有自己的队伍大获全胜。在《左传》中有这样的话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打仗了。

在先秦时期,出征前的祭祀活动有以下几类:第一是类祭。《周礼·春官·大宗伯》曾记载道:祭祀时,天子乘坐着上面插着太常大旗的车,奏乐六遍。敲击雷鼓、雷鼗,云门之舞。用裡祀之礼来祭祀上天祭祀的供品用纯色的骍牲、苍璧。第二是告祭。先在宗庙行“治兵”之礼,告祭宗庙所奏乐,敲击路鼓、路鼗,唱九歌,跳“九韶”之舞,共九遍然后行裸鬯之礼。祭祀完毕后发军令于太庙。第三是社祭。

在《尔雅·释天》有这样的记载:“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第四类是杀人祭社。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曾子于次雎之社,欲以属东夷。”

进入秦汉唐宋之后,军队每次出征,虽然也有祭祀活动,但是已经免去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繁文缛节,渐渐地简化为春秋二祭。不过有这么一个朝代,偏偏要逆历史的潮流而动,每次军队出征之前必须要进行祭祀活动,不然就不会出征打仗。

这个朝代就是元朝,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阔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祭祀活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式多样。不仅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热衷于出征前的祭祀活动,连他的爷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不能够免俗,每次出征都会进行相关的祭祀。或许这样的行为,与蒙古人的风俗有关。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大漠的时候,整个蒙古高原尚处于奴隶社会时期,至少要比中原王朝落后好几个时代。因此,在祭祀方面,蒙古人有着很明显的奴隶社会的痕迹,热衷于兽骨占卜,后世人称作“烧琵琶”。

在宋人彭大雅、徐霆所写的《黑鞑事略》有这样的记载:“其占筮则灼羊之枚子骨,验其纹理之逆顺,而辨其吉凶,天弃天予,一决于此,信之甚笃,谓之烧琵琶,事无纤粟必占”。

成吉思汗每次出征之前,都会让自己的宠臣耶律楚才进行“烧琵琶”仪式。一旦发现结果不如人意,就会停止军事行动。虽然这样的行为在现在看起来有些可笑,但是在那个时代里,这样的行为反而显得格外地严肃庄重。

那么,怎样去判断吉凶呢?根据历史记载,成吉思汗让身边的奴隶拿着羊骨去烧,烧黑之后拿给他看,如过看到上面的裂纹是呈纵的直线,就可以采取军事行动;如果骨头是横的裂开,或是裂成碎片,则需要等待时机再做决定。

至于这样的方式没有用科学的依据,后世人并没有客观的事实进行佐证。不过在蒙古人统治世界的前期,这样的占卜方式估计是百试百灵,因为那个时候的他们谁都打不过,不管占卜的结果怎么样,对手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要么认输投降,要么被杀死在战场。

其实,一个朝代的兴起于衰亡,一支军队的胜败,与祭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不过在那个充满了困惑与不解的时代里面,用祭祀来安抚人心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毕竟人心等于士气,人心齐,泰山移,士气高的军队更容易大胜仗。

这样的占卜方式除了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之外,还能够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比如做生意出远门或者是去拜访和迎接客人。因此,这个习俗一直被某些游牧民族给保留了下来。

每个民族都有事自己的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不仅不属于迷信,反而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毕竟,最早能够识字并且记载相关活动的人都是那些从事占卜、祭祀的巫师或者法师,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延续。大家说是吗?

参考资料:《黑鞑事略》、《左传》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 翻看世界海洋文明史,曾有一个辉煌时刻由中...

下一篇: 教育随笔|教育中的“小题大作”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