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掌握这三种能力让零售迎接井喷
时间:2021-04-29 11:00: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导语: 今年五一,是继2020年之后第二个5天长假。4月中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表示,随着云南瑞丽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又回到了无本地传播病例的形势,建议五一长假大家都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 联商网 作者: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老刀
今年五一,是继2020年之后第二个5天长假。
4月中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表示,随着云南瑞丽的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又回到了无本地传播病例的形势,建议五一长假大家都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适宜的时节,国内疫情的稳定控制,再加上疫苗接种的顺利推进,都坚定了大众五一出游的信心。综合各OTA旅游平台的信息,今年的五一假期预计的出游人数将是清明假期的翻倍,有望超过2亿人次出游。
据某网络出行预定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的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的订单量比较2019年同期,分别实现了23%、43%、114%、126%的正向增长。
在民航运输方面,劳动节假期机票经济舱平均票价为1021元,超过2019年同期均价;扬州、舟山、北海的机票订单量较2019年分别增长179%、142%、116%,成为“黑马”。
院线方面,今年五一期间,将上映15部电影,根据猫眼实时想看榜显示,《你的婚礼》、《追虎擒龙》、《世间有她》、《秘密访客》等电影都备受关注,张艺谋执导的首部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也即将上映。网友声称,五一要住在电影院了。
今年五一,会真正迎来疫情之后的大规模井喷,整个零售业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大客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善战之将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2020年疫情来袭,让很多零售企业措手不及,尤其是线上化能力不足的企业,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线下的客流降到冰点却无能为力。那时候的传统零售人突然间才体会到切肤之痛,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是一件多么可悲而又无奈的事情。
这次五一战火重燃,从产品到品牌,从营销到获客,从货品结构到场景创新,零售行业又该如何准备,迎接大客流?
笔者在此文中,计划从“人货场”三个角度,阐述零售企业在迎接大客流时候的能力模型。
人的能力模型:
从获客到流量转化的漏斗
在零售体系当中,“人”的因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的人,也就是员工;另一种是外部的人,也就是用户或者潜在用户。
对于内部人的能力模型,涉及到三大板块:
第一是运营体系和标准,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能否高效配合。尤其在大客流到来的时候,是否有精细化的分工,是否充实了一线的人手?另外,在集团管控与终端执行之间是否存在断档、脱节或者瞎指挥,一刀切,甚至因噎废食(比如说终端店面的某些方案以集团的标准来衡量被拒绝)等等之类的管理误区。
第二,激励体系是否有效。罗宾斯在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当中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管理当中80%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如何管人,而如何管人最重要的在于是否形成有效的“激励”。所谓的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能否及时兑现激励,能够更好地激发“人效”的力量。
在大客流到来的时候,是否形成有效的奖励方案,在整个假期期间,是否有过程奖励,是否有日报的形式进行通报表彰和提醒,方案的修正等。
第三,分工和培训体系。对零售企业来说,基本上是“准劳动密集型”。在大客流来临的时候,让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很重要。另外,有效的培训,尤其是有效的老带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体系也非常重要。
对于外部的获客,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零售企业需要重视,如何蓄客,以及如何实现“流量漏斗”的高效转化。
如何蓄客,在传统的线下时代,无非包括抵用券(增值券)、试用券(样品)、增值、免费礼品、留资之后的电话营销等等形式。在线上时代,由于线上工具的“便捷性”和“可追溯性”,蓄客的渠道和触点变得更加宽广,蓄客传播效率大幅度提升而蓄客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比如说,在线下时代,获客可能需要在电视或者报纸上打广告,发DM单页,但是在线上时代,只需要一个页面链接或者一个可以复制的口令。
但是,无论线上下线,触达用户才是第一步,最后用户产生消费(也就是所谓转化)或者用户复购,是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流量变现通道。线上的流量转化模型,基本上遵循以下几个环节:
在这个流量漏斗模型当中,当零售企业面对大客流的时候,前三个环节几乎都非常重要:
首先要有设计精美的页面,吸引潜在用户的关注,其次要有足够吸引的爆款产品以及促销形式,在海量的同类竞争对手当中被用户再次浏览。最后的产品本身是否具有充分的吸引力,独特的卖点,是用户是否将其放入购物车的最关键一步。
在信息超级泛滥,超级对称的时代,广告和促销这两个板块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所有环节中,其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核心要素,需要回归到产品的本身,也就是“货”。
货的能力模型:构建势能
势能本是一个物理概念。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也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势能是状态量,又称作位能。比如说,一个处于坡道顶部的铁球就具有势能,它能够释放能量,自动滚落下去。
当势能被用于商业世界的时候,指的是某个产品或者品牌具有内在的自然能量,它可以自动地与用户发生交互,在适当的时候被释放出来,形成吸引、互动、关注、话题,乃至抢购效应。势能是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能力,是社群经济、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的基本源动力。
4月中旬,李宁炒鞋事件让李宁火了一把。在得物APP上搜索,李宁一款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写着只有42码,购买后六天内到货,价格已经是48889元。而这款鞋参考定价只有1499元,涨幅达三十三倍。同时还有一款李宁韦德之道的超越限量款,四十码的价格是10889元,参考定价只有1699元,涨了近6.4倍,翻看购买记录,此鞋近期购买量已经有271条。
虽然李宁官方发布声明称:“天价鞋”出现在第三方平台,而不是李宁官网。
“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第三方平台挂出的李宁鞋是几年前的老款式,目前这款鞋在李宁公司已经不再生产。公司也不清楚为何会有网络平台以如此高价售卖李宁鞋。”
李宁公司相关人士透露:“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软件抢购限量版鞋,在线上,公司采取了IP地址核对的方式,如果发现有IP地址多次出现,疑似炒鞋者,那么店家会拒绝发货。在线下,公司还采取了身份证核实的方式。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炒鞋行为,但公司希望能尽量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平的消费环境。”
炒鞋不是李宁官方主导的,甚至官方声明会打压,但对于李宁品牌来说,显然乐见其成。
对零售企业来说,爆款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是天然的,“核弹级的产品”具有巨大的势能。利用产品制造势能,有以下几大策略:
第一,超级爆款产品。这样的爆款产品,要么是曾经的主流产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价格极度便宜;要么是高端的限量定制款,在特定的时间段放开供应产生疯抢效应。
第二,通过饥渴营销打造势能。比如说,很多人以为,小米就是利用饥饿营销迅速站稳市场的。在每一款新品发布之前,人为限制其数量,让粉丝需要通过预约、等待才能拿到产品。饥饿营销背后的逻辑,首先要有粉丝的形成,其次还在于产品的巨大吸引力。
第三、社群/粉丝经济是构造产品或品牌势能的长期战略。当茶颜悦色的忠实粉丝们自称茶颜的“精神股东”时,这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社群的构建,粉丝的养成,在于日常运营的模式创新和深度沟通。
在五一大客流期间,零售企业对产品的能力构建,需要形成一套既定的策略组合:比如说,以爆款作为吸引的钩子产品(毛利率低的流量型产品);以创意的定制款产品作为话题和热点炒作(比如在2019年星巴克推出的猫爪杯);以主流利润型产品作为销售和主要利润来源的金牛类产品(需要给予它们更多的资源配置,广告宣传,展示露出,人手配置)。
场的能力模型:
从内场的复合到外场的延伸
“场景”,本来是一个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特定过程。
场景无处不在。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所有的消费行为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以及特定的人物关系下。因此,某种特定的场景,就有可能触发某种消费行为。在线上,消费者可以近乎不受限制地将不同产品进行比较,争取最大的价格优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通过语音、二维码及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谷歌眼镜、苹果手表等方便地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与消费对象联系。任何一个生活场景都有可能成为购物场景,人们的购物行为也从过去的价格导向变成了场景导向。(消费者对价格变得不敏感,而是在特定的场景之下,有没有产生喜欢,有没有产生欲望和冲动)
就购物场景来说,最大的变化是购物场景更加碎片化。客户整体化的购物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有时中午百无聊赖打开手机淘宝,收藏某一件宝贝,等到快下班时下单支付。在空间上,也无需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完成购买动作,比如要在电脑前或到实体店里购买,他们甚至可以在等公交、等电梯时,随手扫一下广告二维码便成交了。在社交关系上,消费者更加注重朋友的推荐购买,有时刷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晒的某样东西便跟风购买。
对零售企业来说,场景的创新和突破有两个维度,第一是线下的商业场景,第二是线上的虚拟购物场景。
对线下的商业空间来说,越来越重要的是,如何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人群愿意驻留。有创意的商业空间越来越复合化,越来越重视休闲功能、放松功能和“沉浸功能”。
书店+,咖啡+,等等。这些+的背后就是场景体验的多元化。书店中有咖啡店,生鲜卖场中可以做海鲜加工品尝。
从场景的角度重新理解商业,它越来越超越了商业本身——从对销售量的追求转变为对人性快乐和舒适的追求。对现有传统零售的考验与变革,场景将更加的复合化、人性化,以艺术的、娱乐的、卡通的成为一个让人愿意驻留的空间,而商业本身,似乎反倒成为附带的一部分。
线上场景的拓展和创新,具体而言是指线下的零售企业,需要借助大量线上平台工具,将自身的产品和品牌更加便捷地触达到更多的,搭建属于自己的线上“私域流量池”。比如说,利用微信的小程序平台,利用微盟平台搭建自己的店铺,利用微信群,利用直播间进行蓄客和微爆破等等。
能力搭建,工夫在诗外
陆游在《剑南诗稿》里给他儿子传授写诗的要义,他说: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几句话意思是说:
诗是六艺之一,不能仅仅当作笔墨的游戏,不能投机取巧。所以,你如果要认真学习写诗,不仅是字词句式,还要有更深的学问,真正写出的好诗,在于诗歌之外的人生历练和内心感悟。
工夫在诗外是笔者一直推崇的商业经营本质。想要做好营销,不仅仅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做一套完美的营销方案,更重要的是在于平时对于“人货场”的深耕和研磨。
爆款的产品,品牌的势能打造,社群和粉丝的构建,场景的生动和渠道拓展,都需要平时更多的专注和积累。
抢抓每一次的大客流,零售人在真正开战之前,需要进行更长期的战略准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