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支撑 安全有“数”——专家热议食品药品行业智慧监管与创新发展

时间:2018-12-21 08:34: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2月19日,由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和峨眉山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智慧食药博览会暨四川(乐山)首届中医药博览会(以下简称药博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以及医疗机构积极参展,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在药博会持续升温的同时,围绕智慧监管、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等议题的25场研讨会也陆续召开,“互联网+”头脑风暴开启。

  当日上午,在以智慧监管为主题的2018智慧食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黄果等嘉宾紧紧围绕技术创新,探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于助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以及促进食药监管效能提升的潜在价值。

  当日下午,围绕推动信息技术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促进监管创新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话题,近300名来自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代表、长期致力于智慧监管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们,齐聚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主办的智慧监管研讨会,共谋为政府部门实现智慧监管提供技术方案,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思路。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医药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进入新时代,医药产业面临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在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政策与监管)上,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院长郭云涛等多位专家研判政策趋势,为行业发展“把脉开方”,吸引了300余人参会。研讨会同时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药十大新闻、2018年度医药上市企业研发实力排行榜和2018年度医药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单。

  下面特选登三场研讨会中部分嘉宾精彩发言,以飨网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沈昌祥:建立网络安全“免疫系统”

  建立安全可信的网络体系,是食药智慧监管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存在计算科学少攻防理念、体系结构缺防护部件、工程应用无安全服务等问题,网络空间实际上极其脆弱。这是因为,设计IT系统不能穷尽所有逻辑组合,必定存在逻辑不全的缺陷。

  事实上,传统“封堵查杀”已过时。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具体而言,首先,“老三样”根据已发生过的特征库内容进行比对查杀,应对消极被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漏洞与攻击方法,防不胜防;其次,“老三样”属于超级用户,权限越规,违背了基本的安全原则;再次,“老三样”易被攻击者控制,成为网络攻击的平台。

  要构建主动免疫计算架构,必须建立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即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斥并破坏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中国可信计算源于1992年立项研制的可信计算综合安全防护系统(智能安全卡),于1995年2月底通过测评和鉴定,经过长期军民融合攻关应用,形成了自主创新安全可信体系,开启了可信计算3.0时代。

    

国家药品监管局信息中心主任 黄  果

  黄  果:药监大数据共建共享共治

  数据是智慧监管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实施药品监管的大数据战略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决策,是当前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未来改革的必需。

  国家药品监管局高度重视药品智慧监管,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关于加快推进药品智慧监管的实施意见(草案)》 ,明确整合基础平台、畅通网络互联、完善标准规范等重大任务,部署药品监管云建设、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等重点项目。

  我们推进药品智慧监管,面对新形势、承担新任务,要有新理念。简而言之,就是共建、共享、共治,即共建促共享,共享助共治。为此,我们对药品监管数据中心的发展开展了新的研究和规划,包括一个中心、两张网、三个平台、四大板块。

  大数据具有的强大张力,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同时,在大数据热中也需要冷思考,特别是正确认识和应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以更好地趋利避害。

  

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 杨胜

  杨胜:药审改革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

  回顾改革开放的40年,我国医药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公众用药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进入新时代,中国医药行业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审评审批制度需适时调整。

  最近三年,药审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提高药品注册技术标准,一方面重新定义新药和仿制药,明确申报资料要求,鼓励行业把优势资源集中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上;另一方面,实行药品制剂与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关联审评审批,以强化制剂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我们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流程,改革药品注册申请受理工作,调整技术审评、药品检验和现场检查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推出《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建立中国的“橙皮书”,收录了研究充分、疗效确定的原研产品及达到一致性要求的仿制药,树立了药品创新研发和仿制的标杆,为仿制药临床替代使用打下基础。

  中国药监部门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并成为ICH管委会成员,这既是国际上对我国药监工作的认可,也是我们主动对标先进,推动我国药品审评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的体现。

  我们调整进口药品注册制度,鼓励境外新药有序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临床急需。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净化药品研发生态环境,增强药品审评技术力量,加强技术审评管理,做好与申请人的沟通交流,为创新研发提供更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增强中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力。

  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按时限审批,新药申报数量占申报总量的40%左右,一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快速上市。不断上市的新药是对药审改革的最好注解——药审改革就是要让国内患者尽快用上新药好药,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 阎小瑞

  阎小瑞:打造“不见面审批”新常态

  近年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把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规范审批权力运行的重要抓手,“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成为政务服务的新常态。

  顶层设计方面,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订出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网上行权”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完成70个政务服务事项在甘肃政务服务网权责清单库的修订和再录入工作;对使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系统办理的6个审批事项,将自有行政审批系统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和国家系统分别对接,既满足甘肃省政府“网上行权”工作要求,也满足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数据需求。

  技术攻关方面,在只有9个行政许可事项具备在线办理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实施行政审批系统改造升级工程,实现了70个政务服务事项100%具备在线办理条件,并与甘肃政务服务网无缝对接,达到了用户统一注册、统一申报、统一查询、统一反馈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要求。2018年,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网办、一窗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要求,对行政审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提升了用户服务体验。

  同时,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开发行政审批办件数据库功能,使企业不必重复上传办事材料,可直接从系统中调用有效历史材料;围绕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目标,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后,根据许可申请人的意愿,采取现场领取和快递寄送相结合的方式送达许可证明文件,杜绝“临门一脚”不到位。  

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院长 郭云涛

  郭云涛:医疗健康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医疗健康产业是“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业,包括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是仅次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的第五大产业,也是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目前占GDP的比例约为8.8%。

  改革开放让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民众健康消费意识增强。但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完善,这也意味着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迅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形成,包括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产业体系基本完备。同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链逐步完善;健康领域的许多企业加速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更有地产企业等“跨界者”进入这一领域,市场充满活力。目前,我国在医学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在重大疾病诊治、创新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健康产业的升级。

  当前,我国医疗健康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有三点应该关注:一是发挥我国在中医药方面的独特优势;二是抓住基因干细胞发展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三是以改革激发医药领域创新活力,让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跻身世界前列。

  

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 赵燕君

  赵燕君:建设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

  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安全保障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直接关系百姓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针对监管难点、堵点,深入研究将大数据技术与药械化监管业务有机结合,建成“上海市药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药械化大平台)。该平台立足上海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业务,强化数据沉淀、融合、挖掘和呈现,为监管人员提供智慧、全景、靶向、溯源的服务平台。

  药械化大平台围绕企业、人员、产品三大核心监管对象,充分挖掘业务数据价值。通过开展全渠道、全结构、全业务的数据“智采”,结合跨部门、跨层级、跨网络的数据“智享”,强化数据“智联”分析,在坚持结果导向的设计原则下,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反映监管问题和潜在风险,为监管人员提供“智策”辅助。

  同时,在建设内容上,为监管负责人、业务科室和基层人员等提供敏捷分析、统一检索等一体化智慧服务;融合许可备案、监督检查、稽查办案等业务数据,生成企业、人员和产品的三大全景档案;构建风险模型,生成企业风险地图和许可超期地图;采用关键词识别技术,发现被投诉的主要问题;基于全市产品购销体系,跟踪问题产品在企业间的购销流向,提升发现问题的针对性和监管工作的靶向性。

  目前,药械化大平台已经汇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业务数据1.13亿条,形成280余张基本表,通过整合关联分析,编制出300余张分析报表。

上一篇: 智慧监管:监管科学时代的召唤

下一篇: 2018年度中国医药十大新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