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关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说明

时间:2021-06-24 06:04: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全会主题及主要考虑

   

  省委常委会决定,这次全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确立这一主题,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落实党中央推动创新发展重大战略决策,需要加强系统谋划作出新部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到党的十九大作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科学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对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全面部署,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吹响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军号角。落实这些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加强前瞻布局和系统谋划,推动我省创新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

   

  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发挥四川优势展现新担当。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自立”是前提,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自强”是目的,强调通过创新赋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军工大省,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目前拥有普通高校134所、科研院所297家、两院院士60余名,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83个,参与承担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北斗导航、华龙一号等重大专项任务。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四川有基础、有责任乘势而上推进创新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重要增长极离不开空间、人口、产业的规模集聚,新的动力源更多体现为质量、效率、动力的内生变革,二者都需要依靠创新促进内涵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使命,在“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中具有引领性支撑性作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突出抓创新发展,切实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推动国家战略加快落地。

   

  促进新时代四川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动力在改革、开放和创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当前,我省正处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挤压,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倒逼下,过去那种主要依靠低水平资源开发、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发力,目前大的格局和布局基本确立,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先行基础。面向未来,必须在继续抓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综合来看,推进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使命所系、实践所需,既是国之大者,也是省之大计。为此,省委决定召开这次全会进行专题部署。为高质量起草好全会《决定》稿,省委成立了由我和黄强同志任组长的文件起草组,有关省领导围绕重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多次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建议,经省委常委会会议两次讨论,同意将《决定》稿提交全会审议。

   

  二、《决定》稿主线及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对创新发展作出战略性擘画和系统性部署,先后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并在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中多次强调创新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决定》稿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作为主线统领和贯穿全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落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要求,提出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明确了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四个提升”的主要目标;二是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明确了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着力重点;三是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要求,提出培育建强创新主体、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等,明确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努力方向;四是落实“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要要求,提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等,明确了优化制度环境的改革举措;五是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要求,提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明确了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的重要部署;六是落实“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要求,提出加强国内外重点区域创新合作、推进科技创新走出去等,明确了开放创新的重点任务。

   

  在突出这一主线基础上,《决定》稿立足省情实际,明确了我省创新发展重点抓“两头”的方向路径,即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代表我国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只有抓好这一头,四川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才有分量、有地位,也才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贡献。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所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和深厚基础。只有同步抓好这一头,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加快把四川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这“两头”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战略科技力量是引领,为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重要源头技术供给;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是支撑,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应用场景,必须协同发力、齐抓共进。

   

  《决定》稿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提出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突破性的政策举措。全文共19条,第1条为总论,明确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第2条至第18条平行展开,部署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第19条为保障,强调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起草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注重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四川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注重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两个轮子”一起转。三是坚持激活资源存量与做优资源增量相促进,注重形成创新“场效应”,统筹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作用。四是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决定》稿坚持用创新办法谋划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路、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区域发展布局是区域创新布局的战略引领,区域创新布局是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支撑。《决定》稿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引领,从更大空间尺度配置创新资源要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构建以成都和绵阳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为主承载、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成都是全省经济基础最厚实、科教资源最富集、发展活力最强劲和全国后发赶超态势最明显的地区,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全省近三分之二的科技创新平台、超过一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成都,全省近七成的有效发明专利、超过六成的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来自成都。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过去10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近600万、总量突破2000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提高628%,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成都理应唱主角、挑大梁。在战略定位上,要立足全国、放眼全球,坚持“人城科产”协调统一,注重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突出加强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在着力重点上,要强化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战略平台综合承载能力,扎实抓好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全省发展主干正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要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牵引,强化创新资源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将成都都市圈打造成高质量紧密型创新生态圈。

   

  省内各区域各具比较优势,抓创新发展大有可为。要以产业创新为重点,突出特色、找准定位,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较多,产业层次较高,产业配套相对完善,要强化原始创新和高端现代产业创新,打造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上中高端。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职教资源丰富,天然气、页岩气等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需求较为迫切,白酒、汽车汽配、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要强化产教融合和技术创新应用,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开发、产业提档升级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攀西经济区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富集,由于技术能力限制,目前仍处于开发利用初级阶段,要以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全面提高战略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水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要强化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在脆弱生态保护修复、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第二,关于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建好一个平台,就可以吸引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催生一批成果,对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当前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实现力量集中、任务集中、投入集中、产出集中。《决定》稿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项牵引性工作,重点布局了战略科技、产业创新和功能服务三类平台,着力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

   

  战略科技平台是“国之重器”,重点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之后,国家明确提出在成渝地区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为我们争取新的战略科技平台提供了重大机遇。要聚焦优势领域、选准主攻方向,把国家所需与四川所能结合起来,以成都科学城为主阵地高起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全力建好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加快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天府实验室是我省创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已正式挂牌启动。初步考虑围绕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先行筹备组建4个天府实验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调整和增设。考虑到现有科研实力、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支撑条件,目前天府实验室主要集中在成都,将来其他地方具备条件后也可统筹布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设一个。

   

  产业创新平台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重点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前不久正式挂牌的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就是当前我国铁路建设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将为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我省拥有各类产业创新平台1800余个,数量虽然不少,但整体层级不高、创新实力不强。要聚焦优势产业重点领域,争创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强化省级产业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化等功能,着力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是产业创新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科技成果转化至为关键的中间环节。从发达国家实践看,科技研发与中试熟化的资金投入比大致为1∶10,而我国严重倒挂、不到1∶1,导致不少科技成果只是写在论文中、躺在实验室里。要支持建立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试平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功能服务平台是促进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转化的连接器和加速器,为科技创新提供覆盖全链条和各环节的服务保障。目前,我省科技创新服务总体发展滞后,突出表现为科技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技术交易市场不完善、专业化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总量不足与能力不强并存等,导致科技成果评估作价难、市场交易难、转移转化难。下一步,要聚焦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中介、国际合作等领域,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功能强大、配套完备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导向,深入推进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运营水平,不断完善“天府科技云”等平台的精准服务功能,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第三,关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链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二者相互支撑、共生共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决定》稿按照这一重要要求,就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加强民生社会领域科技创新等作出部署,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融通。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是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近年来,我省初步构建起“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仍较突出。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30%左右,电子信息产业虽已突破万亿级规模,但超九成营业收入来自封装测试等环节。要加快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进产业创新补短板、锻长板。当前,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的两大重点领域,要坚持应用牵引,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集中力量开展粮油、生猪等重点物种种源联合攻关,强化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采和转化利用等技术创新,牢牢守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点是依托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提升和原创成果,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产业发展不能一味跟跑、亦步亦趋,需要拓宽战略视野、树立超前意识,善于从颠覆性技术或持续性技术突破中捕捉新兴产业生长点,努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当前,科技创新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显著提升,量子科学、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等基础研究酝酿突破,太赫兹通信技术、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类脑智能等引领性前沿技术不断涌现。要立足我省创新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产业跨界融合工程,前瞻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要准确把握这个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平台辐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第四,关于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活力动力直接决定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决定》稿对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作出重点部署,着力解决“谁来创新”“如何激发创新动力”等问题,推动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基础力量,起着创新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的重要作用。要加快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现有基础学科专业体系,支持创建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力争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大对分散重复、业务交叉科研院所的整合力度。比如我省有涉农高校、科研院所40余家,除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少数科研实力较强外,大部分存在小而散、实力弱的问题,亟需通过优化整合提高整体效能。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用好财税等政策工具,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头部企业,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培育创新型人才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我省人才资源总量较大、超过800万人,但高端人才偏少,高技能人才占比偏低,一些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健全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机制,细化完善人才安居就医、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服务措施,持续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培养造就更多顶尖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天府工匠。人才工作中,要注意防止出现“招来女婿气走儿”现象,既要加大外来人才招引力度,也要重视本土人才培养支持,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荣誉评选、政策待遇等方面统筹兼顾,让各类人才扎根四川、建功立业。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根本靠改革。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基础提升、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用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近年来,我省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试验”。要在前期探索基础上,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决策和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更强改革综合效应和更多终端转化成果,防止“墙内开花墙外香”。创新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各主体协作配合、形成拳头。要建立新型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国家和省级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校(院)地协同创新集群,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现从分散式创新向系统性创新的转变。

   

  第五,关于营造良好创新创造环境。良好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既能集聚更多创新资源,也能提升创新活动效率。《决定》稿从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着力打造开放包容、高效协同、近悦远来的创新环境。

   

  优化政务环境重在提高服务保障力,强化财税支持和政策精准供给。要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人才开发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善于做“减法”,改进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使用“包干制”、信用承诺制,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低效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让科研人员减少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

   

  优化市场环境重在提高资源要素可及性,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公平高效获取创新资源要素。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等特点,离开金融支持就难以持续。要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创业,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科技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更多投向创新领域。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要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统筹用好天府中央法务区资源,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优化社会环境重在提高创新包容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遵循科技创新客观规律,完善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针对不同创新主体、类型和情形,研究制定容错纠错清单,为创新发展解压松绑。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扎实推进中小学创新教育改革和实践探索,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大科学普及力度,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切实把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目前,省级层面已建立科技领导小组和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方面的议事协调机构,有的职能交叉重叠,有的不适应新的任务需要。要加强机构整合、力量整合和工作整合,统筹构建“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战略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形成“一盘棋”格局、凝聚“一股绳”合力。考核督查是“指挥棒”,要健全突出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根据不同区域实际差异化设置并动态调整创新发展考核指标,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创新激励考核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以过硬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切实防范化解各类潜在性、苗头性、趋势性风险问题,推动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同志们,讨论修改和审议通过《决定》稿,是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大家深入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把《决定》稿完善好、把这次全会开好。

   

   

  来源:四川发布

   



原文链接:http://sctcm.sc.gov.cn/sctcm/zwyw/2021/6/21/dd0cb4f735384e9795793808dbadb911.shtml

上一篇: 2021年6月21日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肺...

下一篇: 省检察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检察服务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