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知识 — 甲状舌骨区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时间:2022-10-13 17:06: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患者 女,48岁。于10d前无意中发现颈正中部一包块,无触痛及压痛。查体后发现颈正中部可触及一大小约2.0 cm×2.0 cm卵圆形包块影,触之质中等偏韧,无明显红、肿、热、痛表现,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可随吞咽上、下活动。颌下及颈部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临床初步诊断为颈正中部包块,考虑甲状舌管囊肿或皮样囊肿。
CT表现(图1~3):舌骨下缘-甲状软骨前缘见一囊性低密度灶,边缘清晰,CT值约28HU,病灶骑跨甲状软骨生长,形态欠规则。
图1 甲状舌骨区见一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为2.0 cm×2.0 cm,边界清晰
图2 病灶跨越甲状软骨生长
图3 矢状位病变同周围组织关系
CT诊断为:符合甲状舌管囊肿。
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包块位于胸骨舌骨肌深面,呈卵圆形,大小约为2.0 cm×2.0 cm,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术中包膜破裂,流出暗黄色液体约2mL,囊壁与舌骨有粘连。术后病理(图4):支气管源性囊肿。
图4 囊内壁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HE×400)
讨论:
支气管源性囊肿又称支气管囊肿,系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较多位于纵隔及肺组织,好发于男性、中青年,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树或肺芽发育异常引起。病理上其壁结构与支气管壁结构相同,内膜为支气管黏膜上皮,囊内为黏液或明胶样液体。考虑因上皮间的紧密连接限制了囊肿的膨胀,所以肿瘤生成缓慢,多在成年发病。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肺内型、纵隔型及异位型,其中以肺内型多见。肺内型支气管源性囊肿常合并感染,囊腔多与支气管相通,形成含气或气液体囊肿。反复感染者囊壁多增厚,形成肉芽组织者,CT表现为实性软组织影。病变右肺比左肺多,上肺比下肺多。
反复的肺部感染及胸部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本病的关键,恶变时会引起相应的压迫和呼吸道症状。纵隔型支气管囊肿很少与支气管相通,囊肿密度一般较高,以软组织密度及压迫症状为较明显特征。异位型支气管源性囊肿可因大小、数目、对邻近脏器的影响程度及有无感染、破裂等并发症,其表现各不相同,多数表现为囊性密度影。
本例患者发生于甲状舌骨区,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例需与甲状舌管囊肿、皮样囊肿、淋巴管囊肿、腮裂囊肿相鉴别。CT和MR有助于病变的定位,明确病变的性质,但最终诊断还要依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