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
时间:2020-01-06 17:25: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东莞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央广网广州1月6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张建林 马格淇 龙思任)1月6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下称“珠航局”)获悉,2019年珠江水运发展形势喜人,全年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首次突破1.45亿吨,均创历史新高。
内河货运量首超10亿吨
据悉,2019年,珠江水运发展持续向好,全年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超过10亿吨,同比增长5.5%,继续仅次于长江位居世界第二;港口货物吞吐量为6.1亿吨,同比增长12.6%;集装箱吞吐量为1400万TEU,同比增长13.4%;西江航运干线长洲船闸货物通过量达到1.45亿吨,同比增长10.3%。珠江水运的发展为沿江两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航道方面,珠江水系1.56万公里航道中,等级以上航道占62.7%,高等级航道达到2419公里。“一横一网三线”国家高等级航道网更加完善。2019年,珠江水系共有在建水运工程项目53个,主要为港口、航道、通航设施等工程,总投资621.78亿元。
在港口方面,目前,珠江水系32个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泊位约1700个,年综合通过能力近6亿吨。以主要港口为骨干,地区重要港口为基础,一般港口为补充,分层次的港口布局体系逐步形成,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等主要港口逐步向综合性港口发展。
在船舶方面,目前,珠江水系拥有水上运输内河船舶约1.5万艘,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约1400吨。新建过闸船舶标准化率达100%,船舶结构不断优化,正在向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长洲水利枢纽。(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绿色发展按下“加速键”
过去一年,珠江水运绿色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截至2019年12月底,《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中的32项任务全部启动实施,其中21项任务基本完成,完成率超过70%。
生态航道建设方面,打造了广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贵港二线船闸工程等生态航道示范工程,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实施生态护岸、生态护滩、人工鱼巢等修复措施,改善航道生态环境。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珠江三角洲和西江航运干线基本完成港口水平运输机械“油改电”和“油改气”改造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完成了内河港口岸电建设任务;广东省除液货危险品泊位外,实现了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全覆盖。推动港口建设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的接收设施。船舶结构优化方面,严格落实珠江水系“三线”和西江航运干线内河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等国家强制标准,新建过闸船舶标准化率达100%;船舶大型化明显,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位近1400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梧州、云浮已建成两座LNG加注站,建成营运LNG动力船舶31艘,全球首艘2000吨级纯电动内河船在珠江投入使用,280客位的纯电动游船正在建造,与此同时,珠江水运还启动了甲醇、氢能源等清洁能源应用的前期工作。
新海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信息化引领珠江航运管理现代化
2019年10月30日,历时三年建设的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竣工验收。这是珠航局与广东、广西交通运输厅联合共建的第一个跨区域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数字珠江”建设的初步成果。该系统的初步建成,形成了珠江干线电子航道“一张图”,构建了珠江航运数据资源“一中心”、珠江航运干线航运信息“一张网”和三大应用系统(即航运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干线船舶过闸协调系统、航务信息发布系统)。
该项目的建成推进了珠江水运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珠江水系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跨区域航运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提升了珠江航运综合航运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百色水利枢纽库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