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战时,这个国家每人都配有枪支,全民皆兵,希特勒也不敢攻打

时间:2020-01-06 20:14: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二战时,这个国家每人都配有枪支,全民皆兵,希特勒也不敢攻打

瑞士位于西欧中心地带。周边强国大国林立。东接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东南西北欧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瑞士又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山国。阿尔卑斯山占全国面积的60%,其重要山口圣哥大、圣伯纳德等都是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这样的地理条件,使瑞士成为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每当周边国家战火蔓延之时,瑞士势必会首当其冲,受害匪浅。从中世纪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就力图控制这块战略要地。这样处于强国夹缝之中的瑞士,采取了高明的外交政策——恪守中立,中庸自保。

瑞士的中立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三十年战争以来瑞士一直奉行绝对中立的政策。瑞士1920年参加国联后,放弃了绝对中立,而实行有条件的中立。瑞士接受了作为一个国联成员国而参加对破坏盟约的国家,采取非军事行动制裁的义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联对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以及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种种举动的妥协和退让,使瑞士认识到:瑞士只有恢复以前的绝对中立政策,才能够避免卷入战争。

二战爆发后,德国机械化部队“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横扫欧洲大陆。1940年6月,法国在抵抗46天后被德国占领,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国。这意味着瑞士已经被德国及其盟国包围。在这种情况下,瑞士似乎难逃纳粹的魔掌。

但实际上,二战期间德国并未向瑞士派出一兵一卒,这是为何?难道说希特勒对瑞士印象很好,所以不想伤害它吗?恰恰相反,希特勒其实很厌恶瑞士。

希特勒曾经在同墨索里尼的一次会面中公开表达了他对瑞士的厌恶,他认为瑞士人是世界上最卑鄙最该死的民族,是第三帝国天然的敌人,尽管如此,希特勒也没有采取任何攻打瑞士的措施,其实也不是他不想打,而是不能打。

全民皆兵

瑞士这个国家很特殊,虽说坚定的拥护中立政策,但并不意味他们不重视军事。相反,他们的兵役制度还很严苛,瑞士法律规定,所有男孩小学期间就必须学会使用步枪,相关训练会贯穿整个学业,直到20岁。而且所有青年都要在部队接受3个月的基本训练。

民兵每年要到部队进行3个星期的恢复训练,直到48岁才被允许转为后备军。二战爆发后,辅助部队的义务服役年龄从48岁提高到60岁,并延长初期训练的时间,由3个月延长至4个月。

这个制度再加上战争的严峻形势,使得二战时的瑞士可谓是全民皆兵。瑞士的正规军数量有限,但在他们身后却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部队,每个民兵保存着军装、私人武器和弹药,时刻准备着战斗。

随着德军的步步紧逼,欧洲局势不断恶化,瑞士由此进行了两次战争总动员,动员成果是全国420万人,有五分之一的公民参军,50万人作为志愿后勤人员。

千万不要小瞧这支80万部队,德国能在短时间攻下欧洲大片领土,最重要的是其出其不意的战术,一旦别的国家有了防备,那么德军就算能赢也势必会付出巨大伤亡。这一点是希特勒攻打瑞士的顾虑之一。

无死角的防御

瑞士政府花了将近2.5亿美元把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侵略者的死亡陷阱。瑞士修建了几千座装有大炮的碉堡和机枪哨所,周围是雷池和铁丝网。整个瑞士联邦成了一座军营。

一名德国的观察家这样评价瑞士的防御工事:“瑞士几乎每个村庄都变成了防御堡垒。”这种严阵以待的军事防御,将会使任何入侵者寸步难行。

慕尼黑期间,为进一步完善防御措施,瑞士边境上的道路、桥梁和隧道都敷设了地雷,并作了长期戒备的部署。

1939年8月30日,著名的将军亨利·吉桑被选举为瑞士联邦武装部队的最高司令,他上任后继续改进了瑞士已相当完善的防御设施,他亲自设计了著名的“地堡战略”。

吉桑命令在瑞士境内建造了2000多个地下堡垒,可以让350万人在其中生活5至6年。地堡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军事堡垒在瑞士呈三个同心圆的形式排列,最外围的堡垒设在边境地区,主要是军事用途,抵御外部侵略。

第二圈在阿尔卑斯山和边界之间,军用和民用结合。最内圈在阿尔卑斯山地区,主要是民用。军用堡垒做了极为精巧的掩饰,公路旁边的民居或阿尔卑斯山区的某个牛棚,可能就是经过伪装的地堡的入口。

有人形容瑞士人将阿尔卑斯山挖成了中空的奶酪。有的军事堡垒里面还有公路,坦克和军用车辆可以自由往来。军用战斗机甚至可以从位于悬崖上的堡垒中直接飞出去作战。

而且根据瑞士的相关规定,几乎每个瑞士的民宅下面都有一个防空设施,平时用来做仓库,战时把仓库的东西清空,就可以在里面生活了。

在这种360度海陆空全方位无死角打的防御下,希特勒如果想要攻打瑞士,势必要做好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行。当时德军的参谋长哈尔德说:瑞士德国根本打不下来。与其费力气打瑞士,不如打军力已经显出疲态的法国。

扼守两条战略要道

说以上两个难关,咬咬牙凭借德军钢铁洪流也能拿下,但是接下来这个难题,实在是让希特勒再不敢轻举妄动,也让其彻底放弃进攻瑞士的打算。

瑞士扼守着两条对德国与意大利来说至关重要的要道——圣达哥隧道和辛普朗隧道。

希特勒曾经得到一个重要情报:如果德军入侵瑞士,瑞士将做最坏的打算,即实施“内堡计划”。此计划第一步就是炸毁圣哥达和辛普龙隧道,而这两条隧道是德国把物资和武器运往意大利的主要通道。

如果要修复被炸毁的这15公里隧道,即使在顺利的情况下十年八年也不一定完成,再加上隐藏在山区地堡中的瑞士军队,势必会开展游击战进行骚扰,如此一来,隧道几乎是无法被修复的。这对德国的战略几乎是致命影响。

以上原因,最终让希特勒明白,瑞士不能打!不打还有可能与德国合作,事实也确实如此,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圣哥大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希特勒不入侵瑞士的决策无疑是利大于弊。

上一篇: 一代枭雄宇文泰死后,北周艰难的立国之路

下一篇: 澎湃政务一周好稿|人社部回应年假补偿;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