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新:真实是任何影视剧最重要的生命(2118期)
时间:2020-01-08 22:47: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丨 陈育新
陈育新认为, 影视作品有责任给予观众真实的力量,不仅有现实场景方面的真实,也有精神世界的真实。作为影视人,要努力把真实感和戏剧感结合,创作出歌颂人民、弘扬正义、内涵向善的好作品。
陈育新在创作论坛现场
以下为陈育新论坛现场发言:
现实主义是老调重谈,多少年一直在聊。我从事影视创作这么多年,基本上都是在做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大部分在公安这一条线。
什么叫现实主义?我认为有三种理解方式。
第一种是题材,反映当下的社会和价值观,讴歌当下的英雄,展现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和精神世界。
第二种是一种创作方法,它是用比较贴近现实的手法,细腻、真实地刻画现实世界。
第三种是创作态度。作为编剧也好,影视创作者也好,还是作家也好,我们对现实主义应该有更为宽泛的理解,它应该是一种创作的态度。很多IP、玄虚的故事没有这样的态度,完全脱离现实,脱离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按照一种套路或者是一种公式、模式来量化生产,导致创作失去了活力。
影视作品有责任给予观众真实的力量,不仅有现实场景方面的真实,也有精神世界的真实。写古装题材也好,哪怕是写远古社会的故事,你必须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观照作品,你的落笔相对就会谨慎一些。
我大量观看国外影片,看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国外大师级导演,最早进入行业往往从纪录片开始。我们国内的大咖级导演,比如第五代、第六代,大部分没有这个经历。纪录片导演对现实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问题的感知和对人类真实世界的把握,肯定会比纯学院派要高明,作品也更有力度和深度。这种创作方法也就是对待现实主义的态度问题。许多优秀的好莱坞科幻作品,你看幕后花絮,创作者为了写这个作品,查阅海量资料还不够,还要到科学界进行采访、深入生活,哪怕是一个细节都要有非常强的真实依据和出处,这就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我们老是开玩笑说,好莱坞的戏能把一个很虚假的故事拍得像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让你觉得非常真实,但是国内能把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拍得很虚假。我认为,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不仅仅是对编剧提出要求,而是包括了产业链上的每个工种,上至老板、制片人,下至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抱着这种态度去做一部作品。这样不管是现实题材还是古装,都会打动观众。
陈育新编剧作品《湄公河大案》剧照
说到个人的写作经历,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看侦探类的东西,后来有机会进入影视界就从公安的戏入手。一是喜欢,二是涉案剧是一个成熟的类型。
我的作品大部分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事件和人物都有原型。像《征服》《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都有真实故事支撑。以前一位导演要拍一部戏,根据刘醒龙的《凤凰琴》改的,委托我写。我问他准备在哪里拍,说是河南信阳。我说我写之前必须要去看一看,所以他就带着我去走了一下,这样写起来我心里就有底。还有《湄公河大案》,光采访就花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个案件涉及到太多人。从公安部部长级的领导,一直到西双版纳最基层的公安干警,包括金三角,我都跑了一遍。
我为什么要在创作前坚持进行实地采访?第一,我必须感受那里的生活质感。因为每个地域的文化不一样,你要去体验环境里真实的质感。第二是为了采访人。写每个案子都做大量的人物采访,采访的过程中,我是在寻找对标的人物。我在这个剧里要设置这个人物,这个人物从哪来?不能完全凭空想象。
真实是任何影视剧最重要的生命,也是最核心的。真实是方方面面的,质感、环境以及人物情感的真实。
陈育新编剧作品《破冰行动》剧照
作为一个影视人,要把真实放在第一位。这个真实不完全是生活,不完全是案件。那些案件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完全复原,编剧的工作是研究素材,把它打碎,重新对人物理解,对事件理解,对环境理解,重新组合,这就是戏剧性。任何故事都是看你怎么虚构,怎么结合。这一点很难把握,只有把真实感和戏剧性结合好了,才能把剧写成功。《破冰行动》的成功,也是这里面的几组人设关系的成功。
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价值观必须正确。你必须是“向善”的,在这个基础上歌颂人民,正义压倒邪恶,这个主流方向绝对不能变。在这个主流的基础上,我希望我的每部作品从立意和叙述手法上都能够先跨出十步去。只要你的立意是对的,人物设置是对的,你的创作意图是善良的,作品内涵是向善的,把这些做到了,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陈育新
编剧、导演,供职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64年出生,祖籍浙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他在公安题材领域耕耘多年,多次以大案要案为素材,创作出反映现实、直指人心的佳作。代表作品包括《凤凰琴》《红蜘蛛》《笑傲江湖》《国家行动》《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燃烧》等等。他的剧作偏写实、重人性,获得了艺术性和大众性的双丰收。
责编 | Nellie
E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