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运拉开帷幕,多重因素或致长距离人口迁移比例降低
时间:2020-01-11 08:22: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 | 梁宙
2020年1月10日,今年的春运正式开启。在接下来的40天内,这场地球上30亿人次的“大迁徙”已拉开帷幕。
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总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预测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其中春运铁路预计旅客发送量4.4亿人次,同比增长8%。今年春运开始得较早,在节前务工客流、学生客流高度叠加的情况下,也考验着铁路部门的运输能力。
在春运开启前一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表示,“今年春运紧张方向的票额紧张状况比去年大大缓解,票好买多了”,他的话引发社会讨论。
“今年火车票比去年好买”也成为了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一个话题。有网友表示,今年的火车票确实比往年好买多了,也有网友并不认同,称自己依旧是那个没买上票的人。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昌对界面新闻表示,在我国很多热门地区,春运期间仍处于客票紧张的状态。不过,如今的铁路运力相比过去已有了大幅提升,售票机制也更加现代化,随着中国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张,未来“一票难求”的情况将会逐渐成为过去时。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铁路新线投产8489公里,其中高铁5474公里。到去年底,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了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3.5万公里。
数据还显示,客货运量持续增长,2019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5.7亿人,同比增长7.7%,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22.9亿人,同比增长14.1%。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4.4亿吨,同比增长7.8%。
李红昌认为,如今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基础设施的提升意味着铁路网络覆盖了更多的城市,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乘坐火车,尤其是乘坐高铁,我国动车组和高铁在不断发展,列车开行的对数和密度在增加,不断有新线路开通运营,提供的座位数也在增加。
另外一个原因也值得关注,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春运迁移人口总量增长放缓,界面新闻查阅公开数据发现,铁路春运发送旅客增速也在放缓。据铁路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春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同比增幅10.4%,2016年至2019年春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同比增长分别为10.2%、10.1%、6.8%、6.7%。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春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数量增速的放缓与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多样化有关,春节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对小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政策,很多人愿意选择自驾的方式出行,也有部分人选择乘坐民航等方式出行。
李红昌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数量增速仍处于高速增长期。细分来看,普通铁路的发送旅客数量增幅相对较低,高铁发送旅客数量增速仍保持在高位。
2019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时曾指出,根据综合分析,随着我国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协调,长距离迁移比例降低。这更值得关注。
上述专业人士指出,长距离迁移比例降低的一个原因是外出离家较远的务工人员数量在减少。以前很多务工人员不远千里去北上广深务工,这部分人是春运的主力军,随着创业环境逐步宽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在他们可能会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
2019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为2188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下降1.2%,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为5452万人,比上年增加65万人,增长1.2%,而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为4536万人,比上年减少186万人,下降3.9%。这也是国家统计局分区域统计以来,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数量连续第二年下降。
李红昌指出,我国春运长距离迁移比例降低,也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反向春运”现象有关。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的人口在都市圈内部或城际之间出行量较大,而长距离迁移比例有所降低。
“在‘反向春运’现象中,一些人会把老人、孩子提前接到城市过春节,也会导致在特定时段内,人们的长距离迁移比例降低。”李红昌说,“反向春运”值得鼓励,这利于有效发挥铁路运输能力,减轻春运的压力,也有助于推动过春节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