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享誉全球的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到底谁主沉浮?
时间:2020-01-21 12:24:0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此前,车叔大致讲述了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的由来,以及它如何踏入汽车领域的故事。本期,车叔将继续讲述,这家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BMW)是如何在乱世当中成就了如今的辉煌。
前传:为了赚钱,BMW曾经卖过家具
上一期,车叔简单的讲到了BMW曾经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BMW其实是由BFW(Bayerische Flugzeugwerke,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公司)和Rapp发动机制造公司两家公司组成。一战结束之后,《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能拥有空军,这在那个民航还没兴起的年代,无疑是宣布了BFW的死刑……
当然,我们知道BFW没有死,它用一个华丽的转身,成功的进入了汽车行业,成就了如今的BMW。但在这之前的日子,BFW也没有坐以待毙,为了生存,它开始“转行”做家具生意。选择制造家具是因为当时的飞机大多都是木质的,一战结束时BFW的工厂内还存有足够生产200余架飞机的木材,用这些木材和自己的设备,加工出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和橱柜到市场上售卖……
所以说,千万别瞧不起木匠,说不定人家还会造飞机呢!
靠着这些收入,BFW度过了1916-1921这最艰难的几年。在1921年秋季,BFW终于迎来了转机,一位奥地利金融家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完成了对BFW全部股份的收购。
这位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是谁?
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金融家,他拥有Rapp发动机制造公司(当时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由于扩张过度导致公司运营不善,创始人Rapp被扫地出门,公司也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股份由巴伐利亚的商人或银行持有,公司也更名为BMW)三分之一的股份,在他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下,在1919年时曾短暂拥有了Rapp公司(已更名为BMW,下文简称宝马)的全部股份,成为了唯一的股东。
不过,在《凡尔赛条约》的影响下,这家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公司也不得不妥协,为了渡过难关,它们与克诺尔公司(Knorr-Bremse)合作,开始制造铁路配件,虽然这项业务给当时的宝马带来了利润,但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并不满足现状,他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他转而将公司卖给了Knorr-Bremse公司(如今的克诺尔集团)。在克诺尔(Knorr-Bremse)的带领下,宝马确实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在1921年宝马已经有了1800名工人。但此时的宝马已经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家铁路配件厂,曾经引以为傲的核心业务,航空发动机制造被完全放弃。
正传(一):与BFW合并,才算真正的开始
前面提到奥地利金融家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实际上他想创办一个自己的发动机公司,在完成了对BFW全部股份的收购之后,他的计划正式启动了。
在拿下了BFW之后,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又将目光锁定在了宝马身上,但这次他想要的不是全部。他需要的是现在的宝马完全用不着的部分,宝马曾经引以为傲的核心业务。于是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对外宣布想要创办自己的发动机公司,并开始向Knorr-Bremse公司提出购买宝马航空发动机的图纸、专利和设备,同时还有BMW的名称、商标以及包括首席设计师马克思·弗利兹(Max Friz)和总经理佛朗兹·约瑟夫·帕普(Franz Josef Popp)在内的几名核心员工。
双方顺利的达成了共识,因为对于Knorr-Bremse公司而言,宝马的那些所谓的核心技术在他们的眼里一文不值,而出售这个部分等于是变废为宝,在此之后,宝马的剩余部分变成了Knorr-Bremse的子公司。
1922年5月20日,卡米罗·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用7500万马克的价格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就在这一年BFW正式与BMW合并,成为新的宝马公司。由于没有购买宝马的厂房,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把新公司的工厂和总部都安排到了原BFW的工厂内。因此如今宝马官方仍将BFW成立的1916年3月7日认定为宝马公司的正式诞生日。
车叔有话说
虽然卡斯提李奥尼(Camillo Castiglioni)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新的BMW公司的经营状态并不理想,它的发动机销量非常糟糕,就像当初的老宝马公司不得不与克诺尔公司(Knorr-Bremse)合作时一样。
不得不说,做生意,不止需要好的头脑,运气也是很重要的!就在公司难以为继的时候,好运降临了!
什么好运?咱们下集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