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疫情下的中国春节众生相
时间:2020-01-29 20:57: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鲍小姐有一位武汉朋友,在上海工作。
武汉疫情消息传播开来后,她开始纠结是否回家。那时,武汉还没有封城,同事、朋友都劝她别回了。毕竟,疫情难以预测。
但她还放心不下自己的父母,选择回家和父母坚守武汉。
原因无他,这是春节,一个阖家团聚的日子。
有一天晚饭,她的妈妈说:“你如果晚一天就回不来了,那你自己一个人在上海过年多惨啊,你吃什么呢?”
鲍小姐听完这句话,鼻子一酸。
这个特殊的春节,又有多少人因为疫情不能和家人团圆?
谁会料到,2020农历庚子鼠年竟然以这么糟糕的情况开始了。
因为防控疫情,除夕前日,武汉封闭了离汉通道。封城之前,有29万人逃离了武汉。
从大年初一起,湖北省多个城市实行了交通管控,其余省份也相继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敌人是无孔不入的病毒。
这场仗不好打。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迎来第二波爆发上升期。鲍小姐打开手机,看到的是不断增加感染人数,是紧缺的物资,是医疗人员不顾生命危险奋斗在一线,是工厂加班加点赶制防护用品,是武汉小汤山的工人马不停蹄的建设……
疫区之外,普通民众的春节也不好过。贺岁电影集体撤档,大型活动相继暂停。人们一边关注疫情,一边宅在家中做好防护。互联网上,大家互相鼓励打气,互联网下,年轻人劝说长辈少走亲戚……
身为90后的鲍小姐,第一次经历这么特殊的春节。我想,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
这个春节,注定会载入史册。
而这篇文章,记录了疫情之下中国春节的众生相——一群面对病毒不低头的中国人。里面有你,也有我。
1
武汉人,不流泪
这几天,最打动鲍小姐的一张照片来自武汉协和医院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他隔着病房的玻璃,冲着媒体镜头比出OK。
看到这个手势,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还有媒体采访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问他们为什么还在第一线奋斗。受访人羞涩一笑,说:“就是穿上了白大褂要履行职责。”
科室值班的医护人员们集体录制了加油打气的视频,还在纸上写了“不畏惧,不退缩”。
除夕那天,由于外卖停止配送,值班医生们的年夜饭,只有饼干和泡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一位医生却对媒体说,这已经很丰富了。
病毒无情,这些充满血性的医护工作者,用血肉之躯替我们阻挡了危险。
这个春节,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而是与死神搏斗。
除了医疗工作者,武汉市民的情况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疫区的普通人,在封城以后只能留在家里,通过互联网获取消息。他们知道的情况并不比其他省份的人多,却承担更多焦虑和恐慌。
有人用文字记录下这段时间的经历,也有人用视频拍下影像。
Vlogger@林晨同学Hearing就在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情况下,在武汉封城第一天记录了武汉的状况。
他记录的画面中,武汉市民们都戴着口罩,即便超市排队的队伍很长,依然秩序井然。路上行人稀少,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却坚守着岗位,让这座城市不至于陷入停滞。
他的vlog被众多主流媒体转载,成了大家了解武汉现状的窗口,减少了人们的恐慌。他还说,视频不用于商业,若获得收入将捐赠出来支援缓解疫情。
他的镜头告诉我们,武汉是空城,但绝不是孤岛。
另一名武汉小伙王弘涛也上街拍摄视频,辟谣关于武汉现状的一些传言
还有更多的武汉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记录着疫区的情况。
文章开头,鲍小姐那位留守武汉的朋友,就在朋友圈写道:“其实怎么选都很难,但至少现在的我安心。庆幸我的家人都很听话,也都健康,取消了年夜饭各自在家,武汉加油。”
“封城”固然是无奈之举,但记录我们的众志成城,会让这次人类共同经历的历史性时刻,镌刻在更多人的记忆中,成为以后的警示和经验。
2
唠叨父母的年轻人
每年的春节,都是年轻人大型逃避现场。一边想回家,一边恐惧着父母、亲戚的念叨、催促。
这个被疫情笼罩的春节,念叨、催促甚至恐吓的,却变成了年轻人。
去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蔓延,但由于前期信息不透明公开,加上信息多在网络上发布,很多不接触网络的中老年人并不清楚疫情的状况。
如何劝长辈戴上口罩、不参加聚会,成了回乡年轻人之间新的交流话题。
知乎热门话题
以前,老一辈总抱怨年轻人顽固不听劝,不肯回家工作,不肯早点结婚。面对疫情,年轻人发现老一辈也挺固执的。
一方面,老一辈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对疫情没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怎么说都不信。
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前念叨越起劲的长辈,话语权把守得越稳固,也越固执不听劝。
你是否也像杰瑞一样劝爸妈?
好在在各地政府相继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街道、电视、通信以及晚辈孜孜不倦的宣传教育之下,多地的乡村都已经被宣传到。
网上还传出了硬核河南姥爷戴着口罩拒绝外孙探望,将要给儿孙的东西从窗户扔下的视频。
当疫情遇到农历新年,谁会想到,这个春节竟然是在互劝戴口罩、拒绝家庭聚会中开始的。
尽管在年轻人苦口婆心的相劝中,依然能看到两代人的代沟。但当你的父母长辈戴上口罩的那一刻,你是不是也感到暖心了?
父母不是不听劝,子女也不是不会沟通,而是当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时,简单也会变得复杂。
很多人成年后,父母就不怎么参与自己的生活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趋于仪式化,代沟加深,仿佛见面只剩对抗。
也许,这个不能出门的春节给你提供了一个重新建立自己和父母关系的机会。别怕他们唠叨,你不也唠叨他们戴口罩了吗?
3
自娱自乐的中国人
春节看电影,是鲍小姐每年和家人的习惯。
结果,鲍小姐买好电影票的第二天,钟南山院士公开表示,疫情比我们想象中严重。
鲍小姐立刻联系了影院退票,得到的回应却是:“肺炎没那么严重吧?”
于是,鲍小姐又联系了淘票票电话客服、线上客服,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后,才顺利退票。
没过两天,春节档7部电影宣布集体撤档,甚至多家影院也宣布暂停营业,
这恐怕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同档电影集体撤档。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此举虽然让制片方、院线承担了部分损失,但是却获得了有意识防控疫情、有担当的好口碑。
只不过没有了热热闹闹的新电影,宅在家里的网友们难免寂寥,纷纷喊话片方考虑网络发行。
于是,徐峥的《囧妈》和字节跳动快、准、狠地达成了合作,宣布《囧妈》大年初一在片方流媒体和字节跳动旗下媒体免费播出。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院线公司认为此前投入了宣传,网络免费放映伤害了院线利益,同行也觉得打破了院线电影窗口期,破坏了市场。
院线电影转网络发行,还是大制作的春节档,这在国内算首次。
一场疫情,就像蝴蝶煽动了翅膀,引发了院线和流媒体的争论。
为了安抚宅在家中过年的人们,视频平台、自媒体都想尽办法提供娱乐内容。甚至有自媒体临时把春节策划改成了“宅家”指南。
微博上,网友们也自娱自乐,相互介绍宅家心得。
有人无聊,把一袋坚果数了又数。
有人自我安慰,从卧室散步到客厅。
有人打趣,终于理解狗的心态了。
还有的网友,为了支持、安慰疫区人民,自发成立线上聊天群,帮大家疏通精神压力。
这个被封闭在家的春节,却让陌生人的心找到了连接。
网友们乐观的小机智,也是陪伴我们捱过这个沉重春节的精神力量和快乐源泉。
4
舆论场上的众生相
不仅疫情第一线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网络也成为了一片混乱的舆论场。
宅在家里的网民对公共卫生话题、社会事件的讨论,达到空前高度。微博、微信各种社交平台上,传播的几乎都是疫情的消息。
与此同时,官方信息、朋友家人通传的小道消息、谣言等混杂在一起,网民们实时收到各种消息,还未来得及确认真假,就开始了站队和讨论,搅动得舆论场更复杂。
一些在不知晓疫情严重身体健康情况下出省或出国游玩的湖北游客、武汉返乡大学生回国难、回乡难,一时间成为了“过街老鼠”,如何对待疫区人民也成为了互联网骂战的主要话题。
新型肺炎病毒由于是一种新病毒,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很多事情尚无定论,网民们很紧张、恐慌,许多网民刷着刷着网络消息就不自觉“过度卷入”。
要么过度悲伤,觉得看到太多令人难过的消息却无能为力;要么怀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病毒,担忧未来的管控状况……
如果不小心“过度卷入”了,想想往年没有疫情而选择宅在家的长假,陪陪家人、聊聊天、一起制作美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做的还有很多。
转发朋友圈一位朋友说的:“信息轰炸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轰炸,同时,又要从轰炸中训练自己,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略略有益于人世间的有责任的传播者。”
不过,信息漩涡的另一面,民间救援也在行动。爱心人士联系工厂、钱款、物流,自发组织口罩等医护用品的生产、捐赠。
微博上,很多医护人员晒出他们收到了爱心捐赠。
在这个万难的时刻,前线的医护人员正在拿生命奋战。而普通的你我,照顾好自己,不添乱、不造谣,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疫情下的春节虽然很特殊,但它也人为制造了一个我们不得不与家人相聚,不得不面对复杂舆论场的环境,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反思和家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
我们应该对抗击疫情有信心,宅在家里不能外出浪的春节,年味并不淡,而因为我们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待在家里,都关注着同一件事。
我们也都在祈祷,一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