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返老还童”失败!美国45岁富豪与17岁儿子行血浆置换,没啥抗衰老作用!

时间:2023-07-13 19:34: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综合《每日邮报》《纽约邮报》《商业内幕》等媒体7月11日报道,美国超级科技富豪布莱恩·约翰逊表示,不会再用17岁儿子的血浆给自己换血,因为他没有发现叠加益处。

为了抗击衰老,45岁的硅谷富豪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和他17岁的儿子塔尔马奇,他70岁的父亲理查德一起,进行了三代换血“治疗”。

当时,约翰逊相信,换血可以抗老。此前他已经接受过换血“回春”的治疗,只不过这次为他换血的是他的亲生儿子塔尔马奇。塔尔马奇首先提供了部分血液,血液被分离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随后被输入约翰逊体内。约翰逊本人也抽了部分血液,用同样的程序分离出血浆,之后输入他的父亲理查德体内。他们相信,通过用年轻捐献者的新血液替换旧身体中的旧血液,可以恢复和修复因衰老过程造成的细胞损伤。

约翰逊在上周发布推文称,他已经终止了血浆疗法,因为他没有检测到这种疗法的任何好处。不过他认为,这种血浆置换疗法可能对年龄更大的人可能有帮助,他父亲的结果还没出来。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种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是将血液引出至体外循环,通过膜式或离心式血浆分离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并弃除血浆,再补充等量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溶液,以非选择性或选择性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 (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冷球蛋白、轻链蛋白、毒素等),并调节免疫系统、恢复细胞免疫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已广泛用于临床一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救治中。

几种常见的血浆置换疗法

1、单膜血浆置换疗法(PE:Plasma Exchange)

使用膜型血浆分离器(Plasmaflo OP)将血浆分离出来并且全部废弃,同时补充等量的FFP(新鲜冰冻血浆)或者白蛋白溶液的治疗方法。

优点:可以补充凝血因子,包含致病物质在内的所有血浆成分都被废弃掉。

缺点:使用异体血浆,增加感染几率,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血浆用量多,费用较高;伴发低血压等情况。

2、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DFPP: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先使用膜型血浆分离器(Plasmaflo OP)将血浆分离出来,然后将血浆成分通过更小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Cascadeflo EC),清除血浆中的高分子量成分,而白蛋白等低分子量成分随着补液(白蛋白溶液)回输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优点:少量补液即可;感染风险降低;可以清除不同分子量领域的血浆蛋白。

缺点:白蛋白的丢失。

3、血浆吸附疗法(PA:Plasma Adsorption)

先使用膜型血浆分离器(Plasmaflo OP)将血浆分离出来,然后将血浆成分通过吸附器,选择性清除致病物质的治疗方法。因为白蛋白等有用血浆成分的丢失很少,所以不需要补液。

优点:不需要补液,没有感染风险,通过特异性选择性吸附,清除致病物质,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吸附器。

缺点:体外循环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适应症

美国血液透析学会(ASFA)于2019年更新了治疗性血液分离术指南,日本学会于2021年更新了指南。他们确定了四类使用:一线治疗(I类),二线治疗(II类),未确定的作用(III类)和无效或有害(IV类)。在ICU中,TPE的适应证可分为:

(1)绝对的、成熟的、循证的,其中TPE被认为是一线治疗;

(2)相对的,其中TPE是公认的单独或与其他干预措施联合使用的二线治疗;

(3)挽救治疗,其中使用TPE的益处证据有限,但理论依据合理。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

1、对血浆、人血白蛋白、肝素、血浆分离器、透析管路等有严重过敏史。

2、药物难以纠正的全身循环衰竭。

3、非稳定期的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

4、颅内出血或重度脑水肿伴有脑疝。

5、存在精神障碍而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

6、婴幼儿患者低体质量,与滤器及体外管路血容量严重不匹配者。

治疗要点

1、置换液的种类

(1)晶体液:

生理盐水、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液,用于补充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丢失。晶体液的补充一般为丢失血浆的 1/3~1/2,为 500~1000ml。

(2)新鲜血浆:

优先选择新鲜冰冻血浆、新鲜血浆中含有大部分的凝血因子、补体、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是最符合生理的置换液,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其他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缺乏的患者。其缺点是可导致病毒感染和变态反应,并需要血型匹配才能使用。

(3)人白蛋白注射液:

常用浓度为 4%~5%。白蛋白中钾、钙、镁浓度均较低,应注意调整,以免引起低钾和/或低钙血症。白蛋白溶液的优点是不易导致病毒感染和变态反应;缺点是不含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剂量过大易发生出血或感染。

(4)其他:

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合成的胶体溶液替代物,可减少治疗的费用;但在体内的半衰期只有数小时,只能暂时维持胶体渗透压,故总量不能超过总置换量的 20%,并应在治疗起始阶段使用,尤其适用于高黏滞综合征。

儿童常用的置换液为 5% 白蛋白和新鲜血浆,但由于白蛋白缺少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可在每次 PE 之后输注新鲜血浆,2~3 次PE后交替使用一次新鲜血浆。对于有凝血障碍患儿,推荐置换液全部用新鲜血浆。

2、血浆置换频度:

取决于原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所清除致病因子的分子量、半衰期、体内分布及血浆中的浓度,应个体化制订治疗方案。一般血浆置换频度是每天或间隔 1~2d,一般 5~7 次为 1 个疗程,或直到致病抗体转阴。

3、血浆置换剂量:

单次单重置换剂量以患者血浆容量的 1~1.5 倍为宜,不建议超过 2 倍。

患者的血浆容量可以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和估计:

(1)根据患者的性别、血细胞比容和体重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血浆容量=(1-血细胞比容)×[b+(c×体重)]

注:血浆容量的单位为 ml,体重的单位为 kg。b 值:男性为 1530,女性为 864。c值:男性为 41,女性为 47.2。

(2)血浆容量的估计可根据下述公式来计算

血浆容量=0.065×体重×(1-血细胞比容)

注:体重的单位为 kg。

儿童一般PE量为40~60 mL/(kg·次)。若致病物质只分布在血浆内,则理论上等倍量PE能清除大约63%,二倍量PE能清除大约86%。

4、抗凝

(1)普通肝素:

适用于无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风险、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

一般首剂量 62.5~125 U/kg(0.5~1.0 mg/kg),追加剂量 1250~2500 U/h(10~20 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预期结束前 30min 停止追加。

实施前给予 40mg/L 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灌注 20min 后,再给予生理盐水 500ml 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2)低分子量肝素:

适用于无活动性出血或具有潜在出血风险的患者,一般选择 60~80IU/kg,推荐在治疗前 20~30 min 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3)阿加曲班:

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肝素类药物过敏或既往发生 HIT 的患者,一般首剂量 250 μg/kg、追加剂量 1~2 μg/(kg•min)持续滤器前给药,应依据患者血浆 APTT 的监测,调整剂量。

(4)儿童抗凝:

目前儿童常采用普通肝素抗凝,首剂 50 U/kg,继以 500~100 U/h,预期结束前 30 min停止追加,首剂应根据患儿凝血状态个性化调整。

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 60~80 U/kg,推荐在治疗前 20~30 min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出血风险高的患儿,在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可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并发症及处理

PE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有过敏反应、低钙血症、低血压等,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处置,若出现过敏性休克、肺水肿等应立即停止置换,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1、过敏和变态反应

大量输入异体血浆或白蛋白所致,通常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 畏寒、寒战、发热,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可在血浆或白蛋白输入前适量预防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组胺药物。出现上述症状时减慢或停止血泵,停止输入可疑血浆或白蛋白,予以抗过敏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按休克处理。

2、低血压

与原发病、血管活性药物清除或过敏反应等有关,PE 过程中滤出过快,补充液补充过缓,而致体外循环血量增多,或胶体渗透压降低均可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

对于治疗前已经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可酌情增加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的使用剂量,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有效血容量并在治疗开始时,减慢血泵速度,阶梯式增加,逐渐至目标血流量;

考虑血管活性药物清除所致者,必要时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考虑过敏反应引起的低血压者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3、溶血

查明原因,予以纠正,特别注意所输注血浆的血型,停止输注可疑血浆;同时应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血钾等。

4、血源性传染疾病感染

主要与输入血浆有关,患者有感染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的潜在危险。

5、出血倾向

主要与大量使用白蛋白溶液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药物过量等原因有关。

对于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可适量补充新鲜冰冻血浆;

抗凝药物过量者应减少抗凝药物剂量,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对抗,并适当应用止血药物。

6、低钙血症

以白蛋白为置换液的患者易出现低钙血症,可在治疗前、治疗时口服或静脉输注钙剂防治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严格控制血流速度,避免因枸橼酸盐输入过快而致血清游离钙急剧下降。

7、脑水肿

由于新鲜冰冻血浆的胶体渗透压(20 mmHg)低于体内血浆胶体渗透压(25~30 mmHg),血浆置换治疗后水钠潴留可导致脑水肿发生。发生脑水肿患者给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等对症处置。

8、钾离子紊乱

血浆中含有大量钾离子,可引起高钾血症,故置换后可给予排钾利尿剂推注或者口服,如呋塞米。但白蛋白中不含有钾,每置换一个血浆量,血钾浓度可降低25%,易导致心律失常。尤其对于低钾血症患者,每升白蛋白中应加入适当的钾,以防止低钾血症加重。

9、感染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避免菌血症;多次 PE,尤其是以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时可致免疫球蛋白丢失,造成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白细胞降低,从而使感染机会增加,因此每 2~3 次白蛋白置换后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或使用一次血浆作为置换液。

10、血浆分离器或管路凝血

多因治疗开始时肝素用量不足及血流量不足、引流不畅所致,治疗过程中应量保持动脉端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对高凝状态如DIC和高脂血症要适当加大肝素剂量。如已出现分离器或管路凝血应更换分离器及管路。

 

参考文献:

[1]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2]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 儿童血浆置换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5):1128-1135.

[3] 《治疗性单采术临床实践指南(第8版)》.

上一篇: J Transl Med:升高的CHCH...

下一篇: 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傻傻分不清!为什么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