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中文版重症连线-力现静彩线上读书会第四期 | 与您一起读文献聊重症

时间:2022-12-28 18:01: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2月15日,CCM(Critical Care Medicine)中文版力现静彩读书会第一季第四期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徐静媛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吴健锋教授担任主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邱海波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于凯江教授担任主席,多位重症领域专家大咖云端相聚,共同探讨重症医学最新学术进展,推动中国重症领域的诊疗和学术水平提高。

主持人 徐静媛教授简介

主持人 吴健锋教授简介

 

会议伊始,邱海波教授作为CCM中文版主编进行致辞。邱海波教授首先向感染过新冠以及正处于感染期的与会专家表示了慰问。邱教授认为,在这种艰难时期坚持举行读书会十分难得同时也十分必要,通过学习CCM的文章,有利于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水平。最后,邱教授还对一边忙于抗疫一边兼顾学习的各位专家表达了敬意。

会议主席 邱海波教授

 

通过EIT监测的肺重力依赖区塌陷比例可预测COVID-19相关ARDS对俯卧位通气的氧合反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李喆医生带来关于“通过EIT监测的肺重力依赖区塌陷比例可预测COVID-19相关ARDS对俯卧位通气的氧合反应”的主题演讲。李喆医生从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到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详细介绍了该项研究内容。这是一项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旨在明确仰卧位时EIT监测的肺重力依赖区塌陷比例是否可预测俯卧位时的氧合反应,同时确定可预测的塌陷比例阈值以及与俯卧位氧合反应有关的独立因素。研究纳入了感染COVID-19的肺炎患者,结果发现仰卧位时EIT监测的肺重力依赖区塌陷率与俯卧后氧合率增加20%呈线性相关,且肺重力依赖区塌陷>13.5%预测俯卧后氧合率增加2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线性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肺重力依赖区塌陷是与俯卧位氧合反应显著相关的唯一变量。

该研究的优势在于:首先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的双中心研究,设计了多重实验论证结果;第二,研究获得了在仰卧位预测俯卧位后氧合反应性的客观参数;第三,该研究还给出了DA ΔEELI cut off值,具备临床可推广性;最后,该研究从临床问题出发,其结果有利于COVID-19患者精准诊疗,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但是这项研究并未提及EIT绝对值校对的问题,未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究。

会议讲者 李喆医生简介

 

分享结束,多位教授对此主题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刘玲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这项研究的设计很巧妙,研究中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做了俯卧位,有些患者可能做了几次,进行EIT的测量,然后比较了有反应和没反应的过程,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刘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这项研究针对的是气管插管的COVID-19感染患者,那么是否能在患者未进展到插管时通过EIT监测来预防ARDS的进展,尽可能的减少气管插管的发生。此外,能否进行多种的试验研究来作进一步论证。

周发春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冠疫情大流行这个背景下,通过EIT监测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资源的消耗,这一点很有意义。这项研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如何从临床实践中找到临床研究的切入点,还能被杂志编辑认可,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改变,对于我们临床工作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吴健锋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认为对于一个好的临床研究来说,主要考量三个方面:第一是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第二是这个临床研究的新颖性;第三是该临床研究的普适性。从该研究来看,普适性不佳,因为没有解决组内和组间差异。

 

ICU的体温管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张曦文医生就“ICU的体温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该项综述涵盖了ICU中常见的三种危重病:心脏骤停、神经危象以及感染。张曦文医生首先分享了关于亚低温管理能否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虽然这些研究的结果各有差异,患者不一定能够从低温管理中受益,但是如果能避免之后所发生的高热,可能有益于这类患者日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接下来,关于神经系统损伤与体温管理的关系。与心脏骤停患者一样,脑卒中患者是否可从亚低温管理中获益同样存在争议,在降低颅内压方面仅作为III级推荐。最后,脓毒症患者的体温管理方面,发热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发热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小病毒负荷,但是另一方面发热又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抑制心肌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的研究多数支持,对于发热的脓毒症患者,不建议进行退热治疗。对于体温正常的脓毒症患者,研究显示亚低温管理似乎不会提供额外的益处。对于低体温的脓毒症患者,是否要进行复温,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对于脓毒症患者的体温控制,需要一个精准和个性化的管理。

会议讲者 张曦文医生简介

 

分享结束,多位教授对此主题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刘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患者体温异常很常见,发热这种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在不同疾病和不同患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临床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生理变化来判断。我个人体会,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心肺复苏以后,应该避免其体温超过37°,需要积极处理。

周发春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篇文献的信息量很大,通过复习这样一篇文章,为我们以后从临床工作中找到一个点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些信息。

刘玲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读完这篇文章其实我更困惑了,很难从中获得对临床有益的指导性信息,但是这篇文章为我们书写综述提供了一个范本,把临床问题全面的梳理,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徐静媛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刘玲教授的感受一样,读完这篇文献,我也是变得更困惑了,但是恰恰也可能是未来我们工作研究能够切入的一个方向。

黎毅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亚低温管理和所应用的对象,目标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患者其管理方式和目标也不同。未来借助于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找到一些新的突破或研究点?

吴健锋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于重症患者来说,侧重于关注病死率。但是对于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适当退烧管理可能有益于改善患者当前的感受。

图 与会专家合影

 

最后,刘玲教授对会议专题和讨论内容进行了总结,读书会所带来的研究不仅是为临床带来指导性的意见,更是为大家提供研究设计的指导,以及如何完成这样的研究。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下,读书会能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未来研究的设计方向和文章发表方面提供更加深入的思考。

 

致谢

特别感谢各位教授积极参与,各位同道关注,欢迎多交流,请持续关注CCM中文版。

 

点击下载文献

CCM中文版第19期.pdf

直播回看:

https://live.medsci.cn/detail/2d56ec622e7b1ac

上一篇: JCEM:质子泵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

下一篇: Cells:红花成分HSYA激活神经元自...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