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务工作者收入终于要落实了!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0-31 14:37: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0月19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国家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的目标是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分别介绍了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协和经验

1、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

协和医院充分发挥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重点输出“协和模式”和“协和标准”,长期坚持援疆、援藏、援蒙、援青,帮扶安徽阜阳等。变输血为造血,推进大病不出省从愿景逐步变成现实,让各族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医疗惠民的温暖。此外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协议,帮扶共建贵州的三家龙头医院,再通过龙头医院辐射带动全省联合打造区域医学中心。另外指导福建漳州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2、助力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高

协和医院提速远程医疗、紧密型医联体、质控中心和专科联盟网络发展。建成了近400家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都参与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指导帮助当地医疗机构解决疑难重症的诊治问题。另外紧密型医联体释放了区域的协同力量,医院重点和属地北京市东城区的几家医院共建了区域联合医联体,多个科室和多家市级专科医联体建立了紧密联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就医环节无缝衔接,通过全国罕见病的诊疗协作网以及十家国家级的质控中心以及专科联盟,助力全国医疗机构的质量同质化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高,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3、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育

(1)坚持适才适所,适类适法,健全人才工作体系。

医院编制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配套了相适宜的待遇,改革薪酬分配制度,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实行了协议工资制和项目薪酬制,引育体制更加完善,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同时改革职称评聘制度,试点医师类职称增设了医疗型、教学型、医教研复合型岗位。为了拓宽医师的职业晋升通道,协和还开展了科研人员自主评审。

(2)更加注重青年人才培养,打造战略人才力量。

医院分层分类打造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后备青年人才、拔尖人才、中坚骨干人才、领军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支撑计划。鼓励各学科将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优秀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后备军,给予基金、平台、项目等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速增效。

(3)用人机制更加灵活,充分释放人才的活力。

聚焦医院急危重、疑难罕的功能定位,通过强化全周期管理,统筹人才的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为每一位好苗子搭台建桥、植土铺路,不断优化与医院定位相匹配的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华西经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把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作为医院的工作重点。

1、开通互联网医院,让患者“云”就医

为了让复诊患者便捷就诊,华西医院于2018年初试运行华西互联网医院,2020年正式上线。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同时开通了两种模式的互联网医院:一个是固定的排班,一个是采用医生碎片化的时间,两种相结合的形式,提供线上门诊、线上多学科、多专家会诊以及线上健康咨询等诊疗服务。目前华西互联网医院注册人数达到了1270万,每天线上诊疗人次超过了5000人,每年服务线上患者超过了150万人次,这样就进一步方便了患者不用来到华西医院,就可以享受到华西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2、构建慢病全程管理模式,让患者就医感受更好

为了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目标,华西建立了从高危人群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治疗、精准康复的慢病全程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一次就诊、全程管理、终身受益”。目前建立了包括肺结节、肺癌、髋关节置换术等在内的重大慢性病种114个,惠及重大慢病患者近5万名。

3、科研与成果转化:STEM、ASTEM双项第一

发布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了华西在高精尖科技创新方面的多项进展:

(1)建立了完整的创新体系与转化的应用机制。

华西除了医疗团队之外,还构建了以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不同专业组成的6400多人规模的专兼职的科研团队,以12个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作为基础,形成转化医学研究全链条的创新链。

从资金来源方面,华西设立了学科发展资金,每年投入近5亿元支持创新药物、创新器械、创新诊疗方案的临床及转化研究。

另外,华西还建立了转化激励机制,出台制定了“华西转化九条”,鼓励医院的医务人员、科技人员进行转化创新,转化的成果80%到90%奖励给团队,从而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转化内生动力。

(2)将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针对我国目前高端医疗设备、创新药物、新型生物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同时原创的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案还不多的难题,华西持续开展临床转化研究。近五年,全院科技成果转化200多项,转化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

在创新药物方面,医院自主研发了Ⅰ类新药“超长效局部麻醉药”也已经正式上市,麻醉药物的有效时间延长到了50多小时,有效缓解了患者持续疼痛的问题。

在现代诊疗设备方式,集中攻关高端电子生物芯片技术,解决分子诊断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攻关质子重离子治疗装备的瓶颈技术,实现高端设备的国产化。

在高端生物材料方面,华西研发出了全球首款全释放可回收式介入生物主动脉瓣,解决了介入生物主动脉瓣卡脖子的困境,量化生产国内多个生物组织产品,打破了高端植入类医疗器械进口垄断局面,让群众能够用上质优价廉、自主生产的诊疗材料。

六项重点工作发布

发布会最后,薛海宁介绍道,为切实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国家卫健委将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要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体制机制,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入、价格、医保、薪酬分配等改革政策,真正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二项任务是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医疗业务、运营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推进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出合理分担的这样一些支付机制,能够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确保大医院放得下、基层接得住、群众看得好病。

第三项任务就是完善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优先调整涉及到治疗、护理、手术等这些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项目。还要健全完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支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获得合理收入,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

第四项是推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就是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所以我们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两个允许”落到实处,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并且动态调整,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

第五项是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第六项是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基层服务便民惠民十项举措等。通过这些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流程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为体贴的卫生健康服务。

上一篇: 2023第五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广州召开

下一篇: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病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