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心为上」3支血管病变,压力微导管帮你做治疗策略决定
时间:2024-08-23 16:00: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例介绍
基本详情
患者女性,56岁。主诉:反复胸闷,气促3年。
既往史:发现血糖升高6年,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未规律检测;高血压10年,自述服用“尼群地平”等降压药,无手术史。
术前诊断:稳定型心绞痛。
“面对患者首次踏入「心脏手术室」的紧张与不安,我们的医护团队展现出极大的同理心和专业关怀,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在手术前感到尽可能的安心和信任,为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术者回忆道
术前检查
心电图:1. 窦性心律;2. 正常心电图。
心脏彩超:1. 左室舒张顺应性减退;2. 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
造影检查
LAD近段弥漫病变,最狭窄处90%,D1开口60%狭窄、TIMI 3级血流(CRA 36°+LAO 30° CRA 36°)。
LCX近段狭窄20%~30%,OM3发出前至发出后见一管状狭窄,最窄处约70%,血流TIMI 3级(CAU 36°+RAO 32° CAU 30°)。
LM未见明显狭窄,血流TIMI 3级(LAO 42° CAU 40°)。
RCA近段至中段弥漫病变,最狭窄处约70%,TIMI 3级(LAO 45°+LAO 20° CRA 32°)。
手术难点
1. 该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特征典型,且造影明确多支血管病变,如何确定罪犯血管/罪犯病变?
2. 多支血管病变是一次性处理还是分次处理?
策略讨论
在造影结果前,我们面临选择:优先干预LAD还是RCA?
考虑到患者尽可能不植入的诉求,我们决定运用FFR指导来寻找最优解。
手术过程
LAD术前FFR
6F IL 3.0送导丝到LAD,压力微导管于冠脉口EQ,并送达远端。
静息Pd/Pa为0.98,经肘正中静脉注射腺苷,测得FFR为0.67。
分析FFR曲线发现,如图远端压力为56mmHg,近端压力为75mmHg,压力阶差明显,为19mmHg,遂拟行前降支该段植入支架。
OM3术前FFR
于冠脉口重新EQ后,沿Sion导丝送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至OM3。
静息Pd/Pa为0.96,经肘正中静脉注射腺苷,测得FFR为0.95,因此暂不进行干预。
球囊预扩张
调整OM3 Sion导丝至D1远端,送2.5×15mm预扩球囊到病变部位。
球囊以8~12atm扩张,可见扩张远端局部夹层。
支架植入
送3.0×22mm药物支架至病变段,多角度定位。
支架以12~14atm扩张。
球囊后扩张
送入3.5×12mm NC球囊对药物支架进行分段扩张(12~16atm)。
LAD术后FFR
术后对LAD进行复测FFR,测得FFR值为0.97,术前术后的FFR差值为0.30,干预效果良好。
术后进一步分析跨支架压力梯度:支架远端入口处Pd/Pa为0.96,支架近端处Pd/Pa为0.98,差值为0.02,提示支架植入效果良好。
左冠脉造影结果
右冠脉FFR测量
JR 3.5+导丝至RCA远端,送入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
静息Pd/Pa为0.94,经肘正中静脉注射腺苷,测得FFR为0.82,核实结果无漂移,因此暂不进行干预。
右冠的FFR结果表明,病变没有触发心肌缺血的警报。值得高兴的是,术后患者状态有了质的飞跃。后续也再次提醒患者,要时刻注意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再为心脏增加额外的包袱。
手术亮点
全血管测量
有效帮助临床术者识别真正的罪犯血管以及罪犯病变,不仅提升了手术的干预效果,还给患者和术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检测效率高
手术中总共进行了4次FFR测量,整体手术时间约为1小时15分钟。使用TruePhysio®压力微导管,每次FFR测量的时间从导管进入体内到数据验证仅需3~4分钟,这打破了许多术者关于FFR测量耗时的旧观念。
提升术后预后水平
LAD术后FFR数值提升巨大,充分验证了手术的有效性以及预示良好的预后。16年的专家共识里提到FFR可作为预测支架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如果在患者术后管理给予更多的细化指引,相信FFR对临床工作者而言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
总结
从功能学角度来看,血管造影三支病变减少
FAME的血管造影与功能学(N=115例患者)[1]
目测造影狭窄≠功能性狭窄(心肌缺血)
快速交换式FFR压力微导管在多支病变测定过程中,保留工作导丝轨道,让多支病变的功能学检查更准确、更快速、更稳定。
参考文献:
[1]Tonino PA, et al. Angiographics versus functional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in the FAME study: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versus angiography in multivessel evalua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5:28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