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疗程预测模型:基线HBsAg水平可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

时间:2025-02-24 12:08: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的治疗方案在实现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标准化的48周或96周疗程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患者可能需更长时间才能获得HBsAg清除,关于PEG IFNα-2b治疗的最佳方案和疗程仍在不断探索中。

近期,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向慧玲教授和叶青教授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的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76例慢乙肝患者的数据,发现基线HBsAg水平与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呈正相关,是PEG IFNα-2b治疗疗程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基线HBsAg水平建立了在治疗前预测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的相关模型,以指导临床决策。

图片1.png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PEG IFNα-2b单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后获得HBsAg清除的176例慢乙肝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疗程(定义为从开始使用PEG IFNα-2b到获得HBsAg清除的时间)。每3±1.5个月评估患者的HBV相关标志物、HBV DNA、血常规、肝功能和腹部CT。

患者特征

176例患者中, 27.84%(49例)接受PEG IFNα-2b单药治疗,72.16%(127例)接受PEG IFNα-2b联合NAs治疗,PEG IFNα-2b治疗的平均疗程为35.23±25.22周。基线HBsAg水平为1.53±1.33 log10 IU/mL。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123例 vs 53例),除基线白蛋白水平外,两个队列间的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

患者特征

图片2.png

研究结果

01 基线HBsAg水平是预测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疗程的重要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12周和24周HBsAg水平、基线HBeAg状态和肝硬化与PEG IFNα-2b治疗疗程显著相关(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12周HBsAg水平和肝硬化是影响PEG IFNα-2b治疗疗程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基线HBsAg水平仍是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的独立预测因子(β = 6.99, 95% CI: 3.59, 10.40; p < 0.05)。

PEG IFNα-2b治疗疗程影响因素的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图片3.png

02 基于基线HBsAg水平建立的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的预测模型

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线HBsAg水平与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显著正相关(rs = 0.61, p < 0.05)。基于上述分析,选择基线HBsAg水平作为主要预测变量,采用二次多项式建立预测模型,Y = 21.83 + 5.25*X +1.93*X², Y: PEG IFNα治疗疗程, X: Log (基线HBsAg),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²)为0.32,优于线性模型(R² = 0.29)。3倍标准差的范围内,仅有少数个体超出红色边界线(离群值),表明该模型具有理想的拟合效果。

图片4.png

PEG IFNα-2b治疗疗程与基线HBsAg水平的曲线拟合及相关性分析

图片5.png

基线HBsAg水平与PEG IFNα-2b治疗疗程的分布及拟合效果

Z表示标准差(SD), 红线内为3倍标准差的范围

根据基线HBsAg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1, 1-2, 2-3, ≥3 log10 IU/mL)进行验证,该模型预测的PEG IFNα-2b治疗疗程与实际值高度一致。在验证队列中,该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13,均方根误差(RMSE)为5.12,准确率(ACC)为85.95%,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果。

图片6.png

不同基线HBsAg水平下PEG IFNα-2b治疗疗程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

肝霖君有话说

以往研究表明,基线HBsAg水平是影响HBsAg清除的关键因素之一,低基线HBsAg水平与更高的HBsAg清除率和更短的治疗疗程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基线HBsAg水平与PEG IFNα-2b治疗获得HBsAg清除所需疗程显著正相关,同时建立基于基线HBsAg水平的预测模型,有助于慢乙肝患者采取更精准高效的治疗策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基线HBsAg水平较高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延长治疗疗程,也能获得临床治愈,改善远期结局。因此建议慢乙肝患者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Yan F, Tang F, Chen J, et al. Exploring using HBsAg to predict interferon treatment course to achieve clinical cur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 clinical study[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5, 15.

上一篇: 征服“难以成药”的MYC:生物制药行业的...

下一篇: 《柳叶刀-肿瘤学》:60%患者存活5年!...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