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medicine:化瘀通痹方通过抑制HIF1A/VEGFA/ANGPT轴和抑制血管生成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
时间:2025-02-27 12:17: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血管生成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滑膜增生、滑膜形成和骨破坏的进展。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合成疾病缓解抗风湿药(csDMARDs)、生物抗风湿药(bDMARDs)、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中没有一种专门针对RA血管生成,并且大约20%的患者在这些治疗中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此外,某些药物存在胃肠道反应和免疫抑制等风险。
中医药(TCM)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具有低毒性和减少耐药性的有效性。化瘀通痹方(HT)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由丹参、穿山龙、黄芪、附子、白芍、延胡索、甘草组成。HT联合甲氨蝶呤(MTX)显示出与来氟米特(LEF)联合MTX相当的疗效,改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和疾病活动评分28(DAS28),不良反应较少。此外,HT含有活血化瘀药,可抑制血管生成,使其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据推测,HT可能对血管生成靶向具有类似的作用。然而,化瘀通痹方对血管生成的确切作用尚不确定。
目的:探讨HT对RA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HT的靶标谱和药理作用。体外用CoCl2刺激RA-FLS模拟缺氧条件。用条件培养基(CM)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从RA-FLS中添加HT或HIF1A抑制剂LW-6,研究滑膜细胞分泌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包括增殖、迁移、粘附和管腔形成。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亚单位α(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磷酸化的VEGFR2(p-VEGFR2)蛋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VEGFA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测定VEGFA、血管生成素1 (ANGPT1)、ANGPT2 mRNA表达量。
在体内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血管计数,x线观察骨结构,免疫荧光法对成熟血管和未成熟血管进行分类,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进一步验证机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鉴定含HT药物血清的有效成分,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潜在代谢物。
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HT在血管生成中的潜在靶点,与HIF1A和VEGF通路相关。在体外,HT可以逆转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粘附,并抑制HUVECs的管腔形成。HT(10%和15%)有效降低HIF1A和VEGFA表达,减弱VEGFR2水平及其磷酸化,下调VEGFA、ANGPT1和ANGPT2 mRNA水平。
在体内,HT减轻炎症和骨破坏,减少滑膜中未成熟(CD31+/α-SMA-)和成熟(CD31+/α-SMA+)血管计数,抑制HIF1A-VEGFA-ANGPT轴。最后,从HT含药血清中成功鉴定出19种有效成分,还发现HT可能影响脯氨酸和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而这些代谢途径已被报道参与血管生成。
结论:HT具有缓解RA血管生成的良好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HIF1A-VEGFA-ANGPT轴,减少RA-FLS与HUVECs之间的串导。该研究结果表明,HT是治疗RA血管生成的候选药物。
原始出处:
Chen Z, Guo X, Wu S, et al. Huayu Tongbi formula attenuates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inhibiting the HIF1A/VEGFA/ANGPT axis and suppressing angiogenesis. Phyto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0, 2025. doi:10.1016/j.phymed.2025.15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