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DWI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时间:2021-06-09 20:02: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再灌注治疗是抑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死亡率。然而,突然的再灌注也会对缺血心肌产生有害的影响,形成所谓的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既可引起微血管病变(无复流或出血),也可引起炎症和心肌水肿。
心脏MRI在显示和评估心肌肉梗死病变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心脏MRI可以测量梗死面积及其对区域和整体功能的影响,可同时检测微血管阻塞及识别心肌水肿。T2 STIR序列首先应用于检测再灌注后的心肌水肿,现在通常用定量T1和T2 mapping代替。扩散加权成像(DW)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其在识别早期组织损伤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据我们所知,很少有初步研究探讨在AMI情况下使用心脏DW成像的可行性。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定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T1、T2值在检测急性心肌损伤中的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心脏DW成像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项前瞻性研究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进行,所纳入研究的参与者均无心衰或心肌病病史,每位参与者均在首次AMI后接受了再灌注治疗。使用1.5 T MRI扫描仪进行定量T1和T2 mapping成像,并同快速自由呼吸采集技术获得ADC mapping(大约持续时间3分钟;5层;自旋回波心脏扩散采集;b值,0和200秒/mm2)。比较梗死、边缘和较远区域的定量ADC和平扫T1和T2值,采用Welch方差分析和game - howell即位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34名AMI患者在再灌注后的平均5天±1.9(标准差)接受了MRI检查。梗死区ADC均值明显升高(2.32 × 10-3 mm2/sec;95%置信区间[CI]: 2.28, 2.36),边缘区中等升高(1.91 ×0-3 mm2/sec;95%CI:1.89,1.94;P <.001)。在较远区域,平均ADC 值(1.62 ×0-3 mm2/sec;95%CI:1.59,1.64)与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测量值相当。在同样感兴趣的区域内,尽管测量结果显示T1值(平均1332 mec [95% CI: 12961368] vs 1045msec [95% CI: 1034,1056];P < .001)和T2 值(72 msec [95% CI: 69,75] vs 50 msec [95% CI: 49,51];P < .001)在梗死和较远区域具有相似的趋势,使用ADC时区域间差异的幅度更大。梗死和较远区域标准化信号差异显示,扩散加权MRI显示的水肿分别比T1和T2 maps大5.1倍(P < .001)和3.5倍(P < .001)。
图 56岁,男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天后显示为钝缘支动脉闭塞及一侧性再灌注病变。 五组图像从上至下分别为:非扩散加权图像(b值,0秒/ mm2)(b0),扩散加权图像(b值, 200秒/ mm2)(b200),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b值,0和200秒/ mm2),T1 map(T1),T2 map(T2)和延迟钆剂增强(LGE)图像。
本研究证实了扩散加权MR成像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早期应用的临床可行性。同时,定量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心肌梗死的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心脏扩散加权成像可以显示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急性期心肌含水量、急性损伤以及再灌注后治疗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一种极富有临床前景的影像学手段。
原文出处:
Kevin Moulin,Magalie Viallon,William Romero,et al.MRI of Reperfus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dema: ADC Quantification versus T1 and T2 Mapping.DOI:10.1148/radiol.202019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