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血管源性、细胞毒性、间质性脑水肿?
时间:2021-11-04 18:01: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性水肿和间质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 主因血脑屏障受损、破坏,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增多,积存于血管周围及细胞间质所致。此时,由于一些蛋白物质随水分经血管壁通透到细胞外液中,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管壁渗出增多,致使脑水肿继续发展,脑外伤所导致的外伤性脑水肿早期主要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发病部位为脑白质。典型疾病如肿瘤、脓肿、脑炎。 下图为胶质母细胞瘤,肿瘤使周围脑组织受压或阻塞脑静脉回流,静脉压升高,脑脊液循环机吸收障碍,以及肿瘤生物毒性作用等,使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受影响,血脑屏障损害或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产生局限性血管源性脑水肿。



又称脑积水性脑水肿,常见于梗阻性脑积水。不同病因引起梗阻性脑积水,使脑室系统扩大,尤以侧脑室扩大为甚,致使脑室内压力显著高于脑组织内的压力。产生脑室内-脑组织内压力梯度,这种压力梯度的显著差别,使脑室内液体可以透过脑室室管膜到脑室周围脑组织中,形成脑室周围白质脑水肿。 下图为一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双侧侧脑室明显扩张,侧脑室前角旁可见新月形长T2信号的水肿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