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测定结果总是被干扰,原来是它惹的祸
时间:2021-12-21 15:01: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作者:刘子豪 指导:陈瑛 单位:天津市肿瘤医院预防体检中心

验证一 笔者更换进口仪器及试剂进行检测后结果正常,如图2。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各厂家采用试剂不同,试剂所包被抗体类型不同,亲和力不同,使用物理阻滞剂不同,导致异嗜性抗体对不同试剂产生的干扰程度不同,导致结果与之前出现较大差异。 验证二 笔者将标本进行梯度稀释后,在国产仪器上进行检测,结果随之正常,如下:
验证三
笔者联系试剂厂家,吸取部分标本寄回厂家研发部门,通过使用专门的异嗜性抗体检测试剂对样本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标本中存在较高浓度的异嗜性抗体,导致结果出现异常。 原因分析:异嗜性抗体包括天然抗体和一些自身抗体,可能来自于污染的食物、与动物的接触或动物血清类疫苗接种等[4],可能是该查体人接触过以上的相关东西等,导致体内产生了较高浓度异嗜性抗体。心得体会 尽管对异嗜性抗体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因其对于很多不同的结合位点都有亲和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消除异嗜性抗体的干扰。 大多数商品试剂盒的说明书上都有类似“该检测结果应与整体临床表现(病历、临床检查、其他检测和诊断程序)结合进行解释”的提示,并且提示结果升高并不一定存在疾病。这些警告对于干扰因素较多的免疫测定法是非常必要的。 检验人应当认识到标本中异嗜性抗体的存在所具有的潜在危害性,这种干扰因素的存在会更加考验我们身为检验人的专业性和对结果的敏感性,当出现与临床不符的可疑结果时,作为检验人员应该寻找干扰原因,运用多种检验技术进行检验,力求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文国泰. 联合检测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对肝肿瘤的鉴别诊断[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5):34-36. [2] 汪怀周,贺铮雯,鲁琼,等. 异嗜性抗体干扰引起血清多项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1例[J]. 检验医学,2019,34(11):1054-1056. [3] 韦维. 异嗜性抗体在免疫测定中干扰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0):1123-1126. [4] 由婷婷,鲁军,程歆琦,禹松林,侯立安. 异嗜性抗体干扰化学发光方法检测cTcI的处理和分析[J]. 现代检验学杂志,2018,33(2):101-104.
文章来源:检验医学网,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