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界系列:统治权力的象征,中世纪城堡

时间:2019-11-10 09:10: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话说世界系列:统治权力的象征,中世纪城堡

罗马帝国是城市的帝国,封建欧洲则是城堡的欧洲。这片绿草如茵的巨幅画卷中,形态各异的城堡星罗棋布,如精灵般点缀其间。

城堡是骑士统治的权力场,是贵族生活的博物馆,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如今早已随风飘散,唯有它们巍峨的身影诉说着那个日渐远去而背影模糊的时代。

中世纪城堡与罗马时代的防御工事有某种渊源,尤其是瞭望塔似乎就是后来城堡塔楼的雏形。图为德国巴特瑙海姆和普法芬维斯巴赫之间复原的罗马边墙瞭望塔。

帝国崩溃,城堡崛起

如果某位21世纪的旅行者穿越到10世纪的欧洲,他一定会对当时的城堡大失所望,因为它们看上去和想象中的城堡一点也不像:

与其说它是城堡,不如说是一个颤颤巍巍的木质塔楼。塔楼的内部空间本就狭小,无法容纳太多人员,附近的居民只有在遭遇侵袭时才挤进城堡,可是这么多的人对于木质塔楼来说实在是太多了,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即便有取暖设施,四处漏风的墙壁也挡不住多少寒风,而且只要一个火星就很可能引发大火,狭小拥挤的塔楼瞬间置身火海……

但正是这不甚起眼的塔楼,却是10世纪西欧少有的栖身之所,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命运总是变幻无常,生活的确如此艰辛。

早期城堡虽然看上去十分狼狈,但是如果防卫得当,就是非常有效的防御阵地,领主们甚至以此为据点统治整个地区。

在加洛林帝国崩溃后的黑暗年代中,各地贵族纷纷修建城堡,其中相当一部分由骑士兴建,城堡的所有者被称为“堡主”。

在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兰西境内城堡林立,大约每隔20公里就有一座城堡,以此为直径形成了城堡辖区。这些城堡辖区几乎成了伯爵领之下的一级行政区划,因此乔治·杜比称11—12世纪为独立的堡主时期。

城堡兴起和封建主义形成的关系自然不言而喻,对于领主家族而言,城堡也具有非同凡响的社会意义。

中世纪初期西欧人对于姓氏闻所未闻,即便是手握统治大权的贵族也不例外,否则编年史上也不会充斥着“矮子”丕平、“秃头”查理和“胖子”路易这类名字,毕竟同样的称呼对东方帝王而言简直是大逆不道了。

城堡使贵族拥有了特定的权力中心,他的家族便可以地名为家族名,所以才会有戈德弗鲁瓦·德·布永(布永的戈德弗鲁瓦)和西蒙·德·孟福尔(孟福尔的西蒙)这类称谓,城堡无疑成为贵族世家的祖宅所在。

世殊时异,城堡转型

城堡的狼狈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用石料建造的城堡很快就在11世纪出现了。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后以伦敦为中心建了许多城堡,举世闻名的温莎城堡就是其中之一。

温莎城堡下区外景。温莎城堡始建于“征服者”威廉时期,是环绕着伦敦城的十几座防御工事之一,后来逐渐成为王室最重要的驻地,也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最喜欢的居所。

位于西萨塞克斯郡的阿伦德尔城堡也兴建于诺曼征服后不久,它最初只是附近小丘上的碉堡,因为这里控扼着阿伦河,是防御欧洲大陆入侵者溯流而上的据点。

一直到13世纪这个军事碉堡才初具规模,成为高大坚固、体系严密、巍峨厚重的城堡。

但是颇为讽刺的是,就在城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骑士自身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却在下降。

12世纪以来西欧的君主们逐渐巩固王权,加速了中央集权化趋势,虽然大贵族在地方仍然能呼风唤雨,但是骑士们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这个时期的城堡之所以变得美观,是因为它们的墙壁愈发干净规整,花园愈发茂盛多彩,窗户自然也是越开越大。

问题在于,海内生平无战事的年代,过去以战争为职业的骑士,自身的社会功能不断退化,城堡外在形态的变化,折射出其军事职能弱化的趋势。

原本塔楼上的窗户狭窄而隐蔽,其设计初衷是方便从内向外射箭,而敌方却很难瞄准塔楼内部,结果这种设计却严重影响采光,主人自然就与敞亮的生活空间无缘。

城堡当然是越来越壮丽,但它们的主人却越来越衰弱。

英国的两座不同形制的碉楼:上图是英格兰南部的温莎城堡主塔,下图是英格兰北部的达勒姆城堡主塔,城堡连同大教堂如今成为达勒姆大学的一部分。与温莎城堡的哥特式风格相比,达勒姆城堡更多地受到11世纪诺曼风格的影响。摄影者:张子恺。

基本结构:军事防御特性

现在将视线拉回12世纪,看看典型的城堡有着怎样的结构。

首先,城堡不同于宫殿,宫殿往往是王室所在,它的居住功能几乎取代了军事功能,所以宫殿是不设防的。当然,像卢浮宫那样以城堡为基础扩建的宫殿则另当别论;

其次,城堡也不是简单的军事要塞,军事要塞与宫廷相反,它基本不具备日常居住的功能。有不少城堡都是从军事要塞发展而来,但在功能上有本质区别;

第三,城堡和其他的防御工事也不同,类似城墙或者碉堡一类的建筑并不是贵族所有,而是一种常设的军事设施。

以此严苛标准来看,欧洲各地的城堡数量立即锐减不少。城堡的核心部分是一座小山丘,有的是因地制宜,也有人工堆积出来的。

大致呈圆形,侧面修筑很规整,现在许多城堡的土丘已经完全和草坪融为一体,或者成为花园的一部分,不太引人注目——比如温莎城堡的土丘。

在土丘之上建有“keep”,意即内堡或者碉楼,根据城堡形制的不同,keep的名称和功能也不同,但这却是必不可少的结构。

发生战争的时候碉楼中储存军事物资,包括战马、粮草、作战器械等等,而且也是指挥部所在。

平时这里则是城堡主人的起居室,由于地势较高所以空气干燥,居住舒适,后来碉楼的体积越来越大,成为城堡的主体。

不过在英国等北欧国家,要想在碉楼中过冬还是极具挑战性的。在土丘和碉楼之外有一圈外墙围绕,这道城墙主要是保护碉楼和土丘,所以往往紧贴着土丘走势而建,形状各异。

外墙和城堡附属大片庭院,庭院之外的防御体系称幕墙,承担了城堡的主要防御功能,往往建得高大厚重。

一来不易被攻城梯够到,二来也要承受投石器的巨大冲击力,幕墙的城门则比墙体本身更为厚重,由一组圆柱体建筑构成,它们之间连接起来只留下很小的缝隙用于射箭,这里也是攻城者火力最集中的部位。

在城堡围墙之外有壕沟,必要的话以水灌之,即可成为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典型案例:阿伦德尔城堡

上文曾提到西萨塞克斯郡的阿伦德尔城堡,它是当今英国最著名的城堡之一,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中世纪城堡,至今这里还是诺福克公爵的家族宅邸,现任诺福克公爵爱德华·威廉·菲茨阿伦 – 霍华德兼纹章院院长。

所以也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显贵,女王莅临议会演讲时,引导她进入维多利亚门的就是诺福克公爵。

因而阿伦德尔也是名副其实的“活的城堡”。阿伦德尔城堡的主楼很大,而且由于土丘比较高,城堡自身又地处山腰,所以刚进入阿伦德尔镇就能看见主楼巍峨耸立。

护墙从主堡向西北延伸到平地,然后在树林边缘折向东北,之后往南延伸到公爵府邸,府邸是19世纪哥特式复兴期间以幕墙扩建的,三面宅邸呈长方形分布,中央围成庭院,庭院西部再次围以护墙,往北攀升回到主堡。

由此形成一个略似蝴蝶的平面图,城堡主楼正好就位于蝴蝶身体的位置,护墙与幕墙围成的两翼如同翅膀。

主楼曾是城堡的核心,但公爵家族已经搬到了南翼幕墙扩建的府邸中,而北翼则主要是树林等构成的景观带。

阿伦德尔城堡及其周边城镇鸟瞰。阿伦德尔城堡建于控扼阿伦河的山丘之上,由蒙哥马利的罗杰初建于1067年,他被征服者威廉封为首任阿伦德尔伯爵。该城堡也是当今英国仍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之一,城堡有相当部分是19世纪复建的。

左图为阿伦德尔城堡主楼,主楼下方即绿草如茵的土丘,主楼通过一道外墙与城堡外围的建筑连接。右图则是主楼内部的情景,模仿中世纪的日常起居布置,可以看出即便在今天主楼依然不太适宜人居。摄影者:张子恺。

本文已经获得话说世界公号授权发布

本内容即将在201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上一篇: 2019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开幕

下一篇: 原创李恪只是个纨绔子弟,为何后世认为,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