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孔融荀彧和崔琰名满天下,为何均死于非命?曹操此举大有深意
时间:2019-11-15 15:40: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与刘备的益州、孙权的江东相比,曹操占据的中原地区人才数量是最多的。曹操不仅依靠这些人才平定了中原局势,也依靠他们控制了汉末朝廷。不过,这些人才的命运却有所不同。有的寿终正寝,有的死于非命。本文即将介绍的,便是曾经在汉末三国时期名满天下但不得善终的三位名士。
这三个人分别是荀彧、崔琰和孔融。荀彧是曹操手下的文臣之首,智谋无与伦比;崔琰是士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在名士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而孔子的后代孔融,更是文坛执牛耳者,在天下士子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曹操在朝堂上实行的“白色恐怖”,引来了很多人的不解。一方面,如荀彧、崔琰等人,都是才学过人之辈,尤其是荀彧,被曹操本人都称作为“吾之子房”,曹操将其除掉,莫不是自毁长城?
另一方面,如崔琰、孔融,其个人影响力极高,曹操贸然将他们杀死,难道不会引起士族集团的不满?一旦曹操带兵在前线作战,谁又能确保世家们不会趁机作乱呢?乍一看,曹操的“白色恐怖”有些突兀和愚蠢,但笔者结合当时情况发现,曹操此举其实是极其高明的未雨绸缪之举。
一、孔融之死,意在立威
首先来看孔融。他在汉末三国时期地位崇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喜欢评议朝政,也就是“吐槽”。评议朝政的风气,其实在东汉时期非常流行,不少有名望的士子,也往往会借助这种方式抒发自己的观点或抱负。孔融名气很大,又喜欢议论朝政,所以他得罪过不少的权贵。从大将军何进掌权时,到后来的刘表、董卓、袁绍等一方枭雄,都受到过孔融的“吐槽”。
可以这么说,孔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看不惯污浊的社会,所以口无遮拦,要抒发自己的不满。悲痛之余,孔融还经常饮酒,以此来排遣内心的彷徨与不满。如董卓、袁绍等人,尚且会在乎世人的眼光,但他遇到了曹操,便注定了日后的悲惨结局。时间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稳定了北方局势,即将完成自己的终极理想(一统天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曹操加紧了对汉末朝廷的控制。
曹操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弹。但从当时局势考虑,曹操的确有自己必须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曹操想到了立威,“白色恐怖”由此开始,而这个倒霉的对象,便是孔融了。其一,孔融的名气很大,用他来立威,效果自然是极好的。其二,孔融经常的“吐槽”,引起了曹操心中的反感。正如当初“禁酒令”颁布之时,孔融的坚决抵制也给曹操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就这样,孔融不久后被人诬告,而其中缘由,便是出自他平日里的一些“牢骚话”。一代大儒就此惨死,孔融的悲惨下场也让不少人敬若寒暄,再也无人敢对曹操控制朝政提出非议。
二、荀彧之死,打击汉臣
除了孔融之外,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荀彧,也成为了绊脚石,被前者一脚给踢开了。众所周知,荀彧是曹操手下的头号谋臣,也是当时顶尖的文臣之一。曹操能笼络到大批人才,也多亏了荀彧及其代表的颍川籍士族集团。但可惜的是,因为他反对曹操担任魏公,不久便死于非命。
《三国志•荀彧传》上说,荀彧是被曹操排挤打压,最后忧愤而死。但考虑到陈寿在撰写史书时,有部分是春秋笔法,再加上裴松之注引《魏略》中的记载,荀彧在临死前收到了曹操送来的“空饭盒”,所以大致可以确定,荀彧的确是由曹操逼死的。原因很简单,荀彧反对自己称魏公,而他又是汉臣的代表。最令曹操担心的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有了立足之地。这样一来,曹操不得不担忧,万一荀彧坚持自己的理想投靠刘备,以后者汉室正统的身份,这将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威胁。
荀彧出身士族,还是荀子的后代,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始终对汉室抱有一丝希望。但曹操进位魏公,加封九锡,已经证明了他的“狼子野心”,因此两人难免走上了对立的道理。所以说,两人都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只不过曹操最终选择牺牲荀彧,来成全自己了,这也是他帝王心性的外露。
三、崔琰之死,分化士族
孔融死了,文武百官静默寡言,曹操顺利控制了汉末朝廷;荀彧也死了,不少汉臣纷纷绝望,曹操为此松了口气。尽管他已经做到了像当年王莽那样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但曹操还觉得差了一些火候,因为他总觉得,这些看似老实的士族,可能会有些小动作。从当时局势来看,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崔琰曾经提拔了个官员,叫做杨训,曹操在进位魏王后,此人便大肆歌功颂德。崔琰知道后,便评价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或许以崔琰的心智,他不会直接表明自己是对曹操当魏王有所不满。但不幸的是,当时有人将这件事放大了。裴松之注引《魏略》提到,当时有人对曹操不满,便用崔琰的回信当了灯笼纸,将其裹在灯笼上到了大庭广众下游走了一番。这件事一出,不少人还真的以为崔琰要向曹操反击了。
可想而知,曹操虽然知道崔琰的为人如何,但他却不得不处理掉后者。因为此事一出后,先前孔融之死的效果便削减了大半。不少有想法的世家,或许便会利用这个机会伺机作乱。就这样,倒霉的崔琰不幸背了黑锅,随即下狱而死。崔琰之死,在当时又是一个震动,不少别有心思的士族,最终放下了自己蠢蠢欲动的心。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