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历史上的两大常败将军:一位背叛了汉武帝,一位坑惨了建文帝

时间:2019-11-16 08:08: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历史上的两大常败将军:一位背叛了汉武帝,一位坑惨了建文帝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常胜将军不乏其人比如吴起白起,卫青霍去病和韩信等等无一不是战功赫赫独孤求败的千古名将,相对而言逢战必败的常败将军倒还没有常胜将军多,其中名气较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汉武帝后期的李广利,一个是明初的李景隆。一句话可以概括,历史上的两大常败将军:一位背叛了汉武帝,一位坑惨了建文帝,我们看看这两位常败将军有什么“惊人”的战绩!

李广利有个好妹妹,她就是汉武帝后期最为宠幸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汉昭帝之后在位仅27天就被霍光废黜的昌邑王刘贺就是汉武帝和李夫人之孙。汉武帝后期之前威震漠北的卫青和霍去病已经去世,显赫一时的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经过巫蛊之乱后也已经衰败;汉武帝宠幸李夫人,李广利成为朝中新贵,大汉朝此时国力强盛但是匈奴的威胁依然还在,李广利也成为汉朝对外作战的主要军事统帅之一,不过同样是外戚李广利的战绩比起卫青和霍去病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李广利曾两征大宛: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第一次劳师远征,沿途的小国坚守城池大军粮草不济,一直到郁成城(还没到大宛王城),因为攻城不利死伤无数不得已只能退守敦煌;李广利想干脆退兵结果惹得汉武帝大怒,令人把守住玉门关并且下诏说“军有敢入,斩之”,李广利只能率军滞留敦煌;同年汉朝发起第二次征讨大宛,这次兵强马壮光是兵力就有六万多人,而且粮草也准备充分,这一次倒是迫降了大宛,但是战果算不上有多辉煌只是得到了几十匹好马(有可能是汗血宝马)和三千多匹战马就撤军了,相比较于士卒的伤亡这样的战果可谓得不偿失。

匈奴始终是汉朝的心腹之患,作为大汉朝军事统帅之一的李广利几次对上匈奴是连战连败: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受命领三万骑兵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结果被匈奴包围李广利差点当了俘虏,三万兵马损失了一大半;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六万骑兵和七万步兵加上公孙敖等人一共有二十余万兵马北击匈奴,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李广利又是战败突围而出;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再一次率七万大军兵出五原,结果轻敌冒进在燕然山和匈奴大军决战,七万大军全军覆没,汉朝在武帝一朝遭遇前所未有的大败,李广利自己却投降了匈奴背叛了大汉朝和汉武帝,当然他的下场也没多好一年多以后被杀。汉朝自卫青和霍去病开始匈奴一直畏惧汉军军威,到了李广利这里却是连战连败,实在是可悲可叹!

明朝开国六国公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中,曹国公李文忠位居第三仅在李善长和徐达之后,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李文忠战功赫赫虽然死得比较早但是躲过了洪武中后期的血雨腥风从这点来说也是幸运的。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长子,继承了曹国公的爵位执掌左军都督府,不仅受到朱元璋看重,建文帝登基后更视其为肱骨之臣,朱棣靖难之役中,李景隆是建文帝军事上的最高统帅,建文帝几乎把希望都压在了他身上,可是李景隆的表现实在可以称之为草包将军。

李景隆哪是沙场宿将朱棣的对手,双方几次交锋李景隆数十万大军越打越少,朱棣兵马反之是越打越多:1399年建文帝把五十万大军交给李景隆并且赐予他“便宜行事”之权,可是李景隆先是奈何不了手中只有一万多人的朱棣长子朱高炽拿不下北平,又在朱棣从永平回师北平后的郑村坝大战中大败退守德州十几万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在1400年双方决定性的白沟河之战中,作为主帅的李景隆丢下大军率先南逃,以至于局势急转直下不可挽回,数十万南军几乎全军覆没。

靖难之役建文帝战败的原因很多包括建文帝本身也要负上很大责任,但是李景隆几次大战均大败于朱棣之手葬送了数十万精锐士卒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李景隆把建文帝真的是坑得很惨。李景隆打仗不行但是逃跑在行,不仅如此见风使舵也很厉害,当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率先开门投降,迎朱棣入城的正是李景隆与谷王朱橞,这个纯粹就是草包加坏蛋了。

上一篇: 不怕劳苦,能逢凶化吉的生肖,11月钞票如...

下一篇: 原创女主人养了猫后,结果被阿拉“监视”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