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生物学家、科幻作家齐聚清华百年大礼堂,与你分享科学猜想与研究
时间:2019-11-18 22:07: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日渐拥挤的未来北京,昼夜之间三个世界交替折叠,轮流苏醒。”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这是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关于“未来”的一个大胆设想。
在历史上我们是通过仰望星空引发了我们脚踏实地的人类第一次的科学革命。而你,是否也曾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产生过好奇向天提问——“我们从哪里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吗?”“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别的生命?”
在19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理解了月时为什么发生、制作了2500颗行星的新表。而今天,一场关于“系外行星与地外生命”的“天问论坛”在拥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大礼堂举办。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教授林潮;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听;科幻作家、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以及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毛淑德教授齐聚一堂, 一起来讨论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打开脑洞,学习新知识。启斌基金会理事长李亦非女士作为此次论坛的发起人及荣誉支持方也出席了论坛。
论坛主持人、清华大学天文系主任毛淑德教授说到:“从500年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伽利略400年前用望远镜观测木星边上的月亮,到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天文学家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我们也许很难想象,确实在历史上我们是通过仰望星空引发了我们脚踏实地的人类第一次的科学革命,谁能告诉我未来是不是我们的光天,会不会引发人类下一次的科学革命呢?如今大家相聚在清华大礼堂,这个清华早年的四大建筑之一,就是在践行这个大礼堂里面最有名的四个字‘人文日新’,当然对今天来说,这四个字也许应该改为‘天文日新’。”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林潮教授首先分享了系外行星的形成理论和演化。而关于其对于小行星实际“香蕉拔丝”和“麻花”等接地气的形容,毛淑德教授表示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天文报告里有这么多的“食物”。林潮教授也幽默回应他认为今年诺贝尔奖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美食”,同时表示“关于行星系统的发现从概念走到现实,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而且找到这么多的行星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找到有没有类似地球的环境,如果有类似地球的环境,是不是能够找到生命的迹象。”
对于“其他生命迹象”,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听教授认为,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地外生命存在,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地外生命不存在。
科幻作家郝景芳也调侃道“科学家要为自己的话负责,比较严谨,科幻作家不用,科幻作家只负责猜想,不负责证明。”也分享了在自己的小说中针对不同种“可见光”而创造的一个地球外的新世界,以及《黑云》中描写过类似气体一样的生命形态,及其智慧与文明等。并猜想会不会一个宇宙只有一种生命,多重宇宙有多重生命。
对于“科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林潮教授也给予了认同,表示自己对科学的兴趣也是从科幻开始的。
在观众互动环节,有一位从幼儿园开始就热爱天文的高中生向在场几位嘉宾提出了“是否有跨学科成为天文学家的途径”的请教。林潮教授列举了爱因斯坦和哈勃的例子,并提出建议“要有好奇心,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去研究,才能往天文的道路上发展。”同时三位老师都激励更多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广袤星空。
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提出的涉及跨学科的问题,“跨学科研究之中是否能探索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主要是在哪方面”。朱听教授表示,各个学科之间有很多基础的思维方式是相通的。一方面,知识的积累是需要的;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训练和知识的积累,是可以突破学科壁垒的。科幻作家郝景芳对跨学科、跨界深有感触,并说自己现在还在拿物理系学到的模型和思维方式去处理一些商业的问题,去看一些经济的问题。有很多思维方式是相通的,相信未来的创新研究、创新产品、创新事业一定是来自于跨界的完美契合的相组合,包括用现在的这些科技实现更好的艺术呈现,用一些科学的探索和人文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
我们无论在哪个专业或者方向的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必须记住一个历史朝代,必须记住一个星星的名字,而是在说批判性思维、判断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的这些思维模式。其实当你学一个朝代是怎么演化的和你去学一个星球是怎么演化的,这里面都会用到观察、归纳、逻辑推理、如何辨析一个观点,如何想象、发散,再如何聚合收拢。这些知识本身在自然界也好,在人类的历史文明也好,它是不分学科的。所以我们其实要自己努力的有意识的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当你真正做创造力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创造力工作一定是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的,因为不可能光有科学就能做很多创造,科学哪怕是我们创造一个机器人,也得跟人文艺术的部分相结合。
66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大概是因为一颗行星撞击到了小行星引起了核冬天而造成恐龙毁灭。但人类会不会遭受同样的命运呢?天文学家正在开展巡天,搜巡可能撞击地球的小天体,并且及早作出预测,使人类避免同样悲惨的命运,所以天文学家做的事也是有用的。天文作为基础科学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手机上有很多天文学,包括GPS需要用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如果没有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定位可能就要差十几公里,另外Wifi的技术里面也有射电天文学家的贡献。
此次启斌基金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天问”论坛,不仅传播科学的新知,传播天文学科学最新的知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科学;也弘扬了正确的科学理念,让大家拥有清华碑上非常有名的独立的思想,而不是相信网上每一个谣言。
当然,短短两个小时的讨论与解读,根本无法回答对宇宙里面很多深奥的提问与疑惑,但期待这样形式的讨论,可以带来更多的天问和困惑,使这门科学深不可测的命题和妙不可言的研究成果能够调动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与关注。
不仅仅是天文学,对于宇宙、对于生命,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及恒心。
本次论坛是由清华大学天文系主办,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学生天文协会协办,以李启斌先生命名的基金会“启斌基金会”荣誉支持。据悉,李启斌先生曾经是国家天文台的前身北京天文台的台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主攻星系密度坡、太阳系形成理论研究;提出、立项和推进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贵州天眼)的建造;撰写并出版了15本天文和科普著作,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建于其巨大成就,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23701号小行星命名为“李启斌”星。他极推进天文学在大众中的传播与普及,在中国天文事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人才引进、制度改革方面是先行者。李启斌先生的生前好友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格纳德·伯纳教授、启斌基金会的理事长李亦非也出席了活动现场。李亦非女士为了纪念李启斌先生,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李启斌基金会,继承了父亲的热爱,也继承了他对天文学乐此不疲的兴趣,并开创和发起了此次论坛,带领大家向宇宙发出了提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