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提升素养与思考层次的3本书
时间:2019-11-03 05:07: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
《红与黑》
作者: [法] 司汤达
《红与黑》是司汤达根据当时的一起案件,真人真事改编的,经司汤达艺术加工后的故事具有深刻的典型性,反映了典型时代下的典型人格于连。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于连的最终归宿,出身就决定了于连纵再腹有诗书、愤世嫉俗,再心高气傲、尖酸刻薄,再自命不凡、野心勃勃,终是斗不过这勾心斗角、壁垒森严、等级严苛的上层社会,斗不过这道德风气日益败坏的社会。
于连的性格和观念是复杂的,矛盾的,但符合情理。他对身世的自卑和抱怨常常被他想向上爬的勇气和胆量给打败,而他的勇气和胆量常常又被自卑给深深影响;他对等级森严的上层社会是向往的,想实现其雄伟的野心,但他又对上层社会的虚伪、狡诈充满愤怒且一针见血的讥评,想同其划清界限,时时保持自律;他渴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辉煌成就时的那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但他一遍又在嘲笑那些世袭爵位蝇营狗苟、碌碌无为的名族贵胄;
于连无疑是勇敢的、聪慧和才华超众的,但其又是一个富于激情、善走极端和自我极其压抑的人,书中随处可见的、繁复的、富于激情的心理斗争描写就足以体现其这样的性格,若不通过对其各方面极端的大量描写或陈述,就不足以反映当时社会的腐旧以及对人性的恣意残酷扼杀的程度。
2.
《生命是什么》
作者: [奥地利] 埃尔温·薛定谔
书封的导言:“人们可以用几个小时读它,而在一生中不再忘却。”
本书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是什么”,第二部分为“意识和物质”(最后还附有薛定谔73岁写的自传)。前者偏科学,后者偏哲学。从行文可以看出薛定谔的思维十分严密,用自然语言讲解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家气质。而从书中他对哲学家观点的引用以及自己的哲学思考来看,薛定谔对哲学也是很有研究的。在一段时间里他确实把哲学作为自己物理学工作外的主要兴趣。
从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出发,到意识与物质的映射杂糅,从科学的解释与推测,到哲学的反思与内化,这本书自始至终散发着人性的温存和智慧的光芒,让人不禁想象在发表这篇演讲的当时,三一学院物理实验楼的演讲厅里是怎样熠熠生辉、照亮历史,并启迪后人。
科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所秉持和捍卫的真理与真诚。回想起来,无论是学生时代课堂上初识宇宙的忐忑,还是课外读物里的新世界,那些不断学习和尝试理解的过程不仅仅是带来知识而已,还有面对自然法则的谦卑和敬重。甚至那些一度带来惊奇也给人以慰藉的科幻故事里,也正是因为借了科学外衣才不至于化为枉自虚构的幻想。
3.
《玩偶之家》
作者: [挪威] 亨里克·易卜生
关在笼子里的鸟,总以为飞翔是一种罪行。
撇去女权宣言的帽子不谈,玩偶之家的每个人,何尝不是身处自己的牢笼之中:
一种是表面幸福生活伪装之下的木偶,看似生活无忧,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是他人的消遣,娜拉在最后说到:「我从父亲手里转移到了你手里。跟你在一抉儿,事情都由你安排。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也许有时候真,有时候假。现在我回头想一想,这些年我在这儿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日,吃一日。」
一种是貌似处于控制地位,却把支配的欲望当成了自我意识的木偶,为了控制而控制,早已习惯把妻子当做所属的财产,甚至引以为傲的海尔茂说:「娜拉,你不懂得男子里的好心肠。要是男人饶恕了他老婆——真正饶恕了她,从心坎儿里饶恕了她——他心里会有一股没法子形容的好滋味。从此以后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做老婆的就像重新投了胎,不但是她丈夫的老婆,并且还是她丈夫的孩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孩子。」
一种是拼尽所有力气找一个依靠,以为给出的是自己的爱,其实给出的是锁链,紧紧地将两人捆绑在一起的木偶,克瑞斯缇娜对还在犹豫不决的恋人说:「我一定得工作,不然活着没意思。现在我回想我一生从来没闲过。工作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现在我一个人过日子,空空洞洞,孤孤单单,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一个人为自己工作没有乐趣。尼尔,给我一个人,给我一件事,让我的工作有个目的。 」
总有一种人,愿意为别人下决定,也有一种人,愿意别人为自己下决定,在这样紧紧依靠的团结关系中,很难说谁是木偶谁是傀儡师,或者,两人都成为了彼此的操控对象,既控制着他人,也把控制自己权限拱手相让。
在详尽的矛盾故事层层推进之后,娜拉的个人宣言简洁而有力:「其实你的话没说错,我不配教育孩子。要想教育孩子,先得教育我自己,你没资格帮我的忙。我一定得自己干,所以现在我要离开你,要想了解我自己和我的环境,我得一个人过日子,所以我不能再跟你待下去。我最神圣的责任,是我对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