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给贫困乡亲捐了10头牛
时间:2019-11-05 08:15: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连日来,致富带头人海龙捐牛成了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海坪村的大新闻。
有人给海龙算了一笔账,按时下每头牛市场价2.3万元算,海龙捐给贫困户的10头牛总价值23万元。
今年40岁的海龙,戴一副近视眼镜,皮肤黝黑,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凭借吃苦耐劳、敢干敢拼的劲头,他在靠天吃饭的土地上艰苦创业,带领村民在大山深处“犁”出一条致富路。
海坪村距河川乡10公里,这里群山环绕,黄土丘陵连绵不绝。过去,村里500多户人家散落在沟畔山腰,耕种6700多亩坡度过30度的旱地,粮食亩产不足百斤。当地群众不堪忍受贫苦的生活,纷纷自发移民或外出务工,后来通过生态移民,村里常住户减至227户。
1995年,16岁的海龙初中毕业。作为长子,看着父母积劳成疾的身体,海龙辍学回家帮助父母务农。
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坪村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豌豆、胡麻为主。在海龙的记忆中,家中很少有存粮,年年种粮,年年缺粮,常年入不敷出,一家人吃不饱肚子。
1997年,18岁的海龙肩负一家人重托,外出务工。海龙来到建筑工地,为了多挣钱,晚上熬夜搅拌混凝土,为了节省费用,白菜就米饭凑合着吃。
干了一年,海龙带着挣来的4000多元回到家,尽数交给父亲。
“如果你们弟兄4人都出去打工,一年收入1.6万元,家中生活就有了保障。”海龙的父亲海宪兵从打工中看到生活的希望,决定让海龙带着3个弟弟外出打工。
“我和老二没有机会上学,但不能让两个弟弟也辍学。”素来孝顺的海龙第一次反对父亲,并承诺由他一个人外出打工挣钱,供两个弟弟上学、补贴家用。
2000年,海龙三弟海有考上高中,见家中无力承担学费,哥哥一个人辛苦赚钱不容易,偷偷跑到内蒙古一家铁厂打工。海龙找到内蒙古,见弟弟冬天穿了一条多处破洞的单裤,双手满是冻裂的口子,兄弟俩抱头痛哭。
在海龙劝说下,海有回家继续上学,并把家中唯一耕牛变卖交学费。
当年,海龙在福建一家电子厂从事集装箱卸载工作。“刚到福建,不适应南方气候,浑身起痱子,把藿香正气水当水喝。”海龙为了省钱不敢到医院看病。期间,电子厂领导了解海龙家庭情况后,给他减免伙食费。就这样,海龙在电子厂干了5年。
2011年,海龙两个弟弟先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外打拼10多年,海龙拿出辛苦积攒的4万元购买30只羊,返乡创业。
2012年3月,海龙被村民选为海坪村村委会主任。
担任村委会主任第一年,海龙便琢磨着平田整地、通自来水、修路,让村民摆脱贫困、富起来。
当年,海龙争取机修农田项目,把海坪村6000多亩陡坡地推成梯田,土地储水能力提高。农作物有了基本雨水保障,海龙又带领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大面积种植经济价值高、产量好的玉米。
“2013年,海坪村种玉米600多亩,秋季亩产400公斤,打破海坪村粮食亩产不足百斤的魔咒。”海龙总结养殖经验,趁机动员村民养牛养羊。
期间,海龙把自己养的60多只羊全部出售,用赚来的11万元购买肉牛,在村里示范带头养牛。
为了帮助村民解决养殖启动资金问题,海龙一遍又一遍找银行协商,找村小学老师担保贷款。经海龙大力推广,养殖产业在海坪村普及开来。
经过几年发展,海坪村牛饲养量从2014年的600头耕牛扩至2600头肉牛,养羊3000只;建青贮池210座,青贮面积4500亩。按照常住户227户计算,户均13只羊、11头牛,海坪村成为河川乡名副其实第一养殖村,实现脱贫摘帽。海龙自己养牛136头,又成立村集体养殖合作社养羊100只。
今年9月,海龙给村上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捐赠1头牛,帮助村里孤寡病残家庭发展养殖致富。
海坪村用了5年时间打了漂亮的翻身仗,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在海龙的带领下,乡亲们走在通向富裕的大路上。(记者 剡文鑫)
(责编:赵茉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