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撷萃】窦晓光教授:如何降低HBV相关HCC
时间:2024-11-14 19:00: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
2024年10月25日-27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主办的“202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于福建厦门隆重召开。10月27日上午,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窦晓光教授进行了有关《如何降低HBV相关HCC》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01 降低HBV相关HCC的发生是慢乙肝治疗的重要目标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HBV感染进展至代偿期肝硬化的年发生率约为2%-10%。继而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年发生率约为3%-5%。最终疾病进展至肝衰竭或肝细胞癌(HCC)死亡,其五年生存率约为14%-35%。
AASLD乙型肝炎治疗指南首要目标是通过持久抑制HBV DNA,预防长期不良临床结局如肝硬化、肝癌及相关死亡。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也强调了HBV相关HCC发生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抗病毒治疗能够逆转肝硬化,降低HBV相关HCC的发生;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可显著控制肝硬化的进展和降低HCC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存。
02 降低HBV相关HCC发生风险的策略
HBV相关HCC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HBV DNA水平、肝硬化、高HBsAg水平、低血小板水平、感染HBV的时间、老龄、HBV C基因型、代谢综合征等。
降低HBC相关HCC的发生,首先是要预防新发HBV感染,加强新生儿和老年、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其次,高HBV DNA水平、高HBsAg水平以及肝硬化等危险因素可通过抗病毒治疗管控。故而对于慢乙肝患者要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treat-all。慢乙肝治疗基本目标是实现HBV DNA阴转,肝功能正常,然后是追求临床治愈,进一步达到完全治愈,清除肝组织中cccDNA和整合DNA。终极目标是逆转肝硬化,降低肝癌的发生,达到疾病治愈。
有研究显示,基线HBsAg水平越低发生HCC的风险越低。并且HCC术后复发率高也与高HBsAg水平相关,HBsAg水平越低HCC患者的预后越好。干扰素单药或联合治疗降低HBV DNA的同时有效降低HBsAg水平以及进一步实现HBsAg清除,逆转肝硬化,降低HCC根治术后的复发。
03 聚焦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全治策略
HBV相关HCC发生的最关键的危险因素即乙肝肝硬化。一项研究提示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更高,即使是HBV DNA阴性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不进行抗病毒治疗,HCC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其他患者,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患者HCC累积发生率高达26.4%。另一项美国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HBV DNA阴性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CC发生率显著降低。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推荐:临床确诊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无论其ALT和HBV DNA水平及HBeAg阳性与否,只要HBsAg阳性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首选PEG-IFNα或联合NAs治疗,追求临床治愈,降低HCC的发生风险;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建议口服NAs治疗再代偿后可联合PEG-IFNα治疗。
另外,一项研究显示HBsAg阴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累计HCC、死亡、肝移植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肝硬化患者。
因此对于HBsAg阴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不要“一刀切”,若已通过抗病毒治疗实现临床治愈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建议维持、巩固治疗至肝硬化逆转。隐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立即治疗,HBV Pre-S/S突变株感染导致的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HBV DNA阳性立即治疗,HBV DNA阴性根据肝活检后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
由窦晓光教授牵头的全国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终结”计划于2023年正式启动,目的在于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治疗对于预防HBV相关肝癌高风险患者肝癌发生,以及肝癌根治术后患者肝癌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04 总结展望
降低HBV相关HCC发生措施
-
预防新发HBV感染
-
筛查-诊断-治疗
-
早诊-早治-全治
-
临床治愈-逆转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的全治策略
-
乙肝肝硬化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及肝细胞癌发生率高,应该积极抗病毒治疗
-
乙肝肝硬化患者停药标准:HBsAg阴转+抗-HBs阳性+肝硬化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