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中风患者和非中风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在3年内的变化有何差异?

时间:2023-04-23 09:17: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脑白质健康可以通过核磁共振衍生的微观结构指数来估计。白质功能障碍越来越被认为是影响认知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风后功能结果的一个因素。与无卒中的参与者相比,横断面已证实,卒中幸存者的白质微结构指数减少,但卒中后白质结构的纵向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究。本研究旨在描述中风后3年内白质的微观和宏观结构,并研究与白质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关联。

研究将任何血管区域的任何病因的首次或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无卒中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扩散加权MRI数据在3、12和36个月时使用纵向固定点分析,对体素内的纤维束特定差异敏感。它被用来检查与对照组参与者相比,中风患者的全脑白质变性。此外还研究了纤维密度的微观结构差异和纤维束横截面的宏观结构变化,与认知能力有关。在控制年龄、颅内容积和教育程度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结果共纳入了71名中风患者(年龄66±12岁,22名女性)和36名对照组(年龄69±5岁,13名女性)。观察到卒中后患者整个大脑广泛的白质结构变性,特别是影响到丘脑、小脑、纹状体、上纵行束和胼胝体。重要的是,对72个预设束的后续回归分析显示,从3个月到3年,纤维密度和横截面的下降与中风后3年的认知表现有关,特别是影响视觉空间处理、处理速度、语言和识别记忆。

本研究的结论是,与无卒中的对照组相比,卒中幸存者在同侧和对侧丘脑、纹状体和小脑束中的白质神经变性仍然较大。白质变性甚至在卒中后数年仍持续存在,并与卒中后的认知障碍有关。

 

参考文献:

Changes in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Over 3 Years i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Stroke. Neurology Apr 2023, 100 (16) e1664-e1672;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07065

上一篇: Neurology:天坛王拥军团队发现基...

下一篇: JAMA Psychiatry:心血管健...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