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持续扩散,南京何以几近封城?
时间:2021-07-27 23:17: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香港01
20日深夜,南京禄口国际机场9名工作人员被检出新冠阳性。
连日来,南京市的新冠肺病例继续增加,7月26日0-24时, 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1例(为南京市报告,其中7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以上病例均在当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其中,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中,28例为轻型,3例为普通型。至此,从20日至26日,7天时间,南京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数达到106例,疫情已波及5省9市。今年以来,江苏每日新增确诊数多为零确诊或是个位数,但在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9名工作人员被检出新冠阳性以来,江苏正遭遇过去一年来最严重的本土疫情。
根据早前公布的信息,大部分确诊病例都出现在江宁区,并且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密切联系。已公布的75例确诊者详情显示,有40余人都是该机场的工作人员,34人系从事保洁工作,另外还涉及到机场的司机、地勤、辅警、水电工等。同时,这些机场工作人员的所在家庭也出现了疫情传播。
截至25日24时,南京市第2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7434623人份,此次核酸筛查大多采用了混采方式。采用混采检测,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最大范围内的阳性感染者。
7月26日,南京“火眼”实验室正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加紧搭建。
7月26日下午,南京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扩大会议,通报南京市近期疫情防控情况,动员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6日当天,南京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高风险地区增加至4个,中风险地区达到25个。26日晚,江苏省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社会和社区防控组发布通告:即日起,南京所有小区全面实行出入严格管控,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由业主到指定地点自行领取。另外,27日零时起,南京暂停运营全市8个长途客运站,暂停全市旅游包车业务,全市19条毗邻公交线缩线至市域内运营,全市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不得离宁并按要求严格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几近要进入封城的境地。
7月26日下午,南京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疫情管控工作的通告》。通告指出,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防止疫情扩散,自7月27日零时起实施以下交通运输疫情管控措施:
1、南京汽车客运站、客运南站、客运东站,客运北站、葛塘客运站、溧水客运站、高淳客运站、高淳双牌石汽车客运站等全市8个长途客运站暂停运营。南京江宁汽车客运站已于21日暂停运营。
2、暂停全市旅游包车业务。
3、全市19条毗邻公交线缩线至市域内运营。
4、全市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不得离宁并按要求严格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合肥疾控26日发布紧急提醒:目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持续扩散。近日,南京禄口机场暴发的变异株“德尔塔”新冠疫情已外溢到安徽省芜湖、马鞍山。因此,广大市民绝对不能放松警惕,非必要不外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附近的江宁区禄口街道为何突然出现较大规模疫情?
出现疫情原因主要在于目前国际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存在较大防疫漏洞。据了解大部分感染机场人员居住在机场附近南京禄口街道,它是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腹地,户籍人口达9.1万人。从地理位置来看,机场周边的一些社区或村庄距离机场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骑电动车通勤时间不过几十分钟。确诊的机场工作人员居住地恰恰就集中在机场周边的社区或自然村,其日常活动范围高度集中,这可能解释为何在短时间内,同一区域出现了大量病例。26日起,禄口街道全面启动了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此前有网友宋阳标就发现南京机场存在防疫漏洞,并质询相关部门及时关注此事,很遗憾没有收到重视。宋阳标发文称其多次问询南京、北京、上海等卫生部门,提示反映禄口机场存在疫情风险,但并未得到积极回应,而搪塞推脱(详情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LG76zUBoviI-oaihuVF-Vg)。作者表示,由于这些单位的工作失职,导致这么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应该有人为此担责。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近日发声表示,此前国内疫情基本都是境外输入,此次溯源工作还在进行中,目前还不确定。但是,禄口是国际机场,很有可能是通过冷链运输或人员传播导致。张伯礼分析称,此次的疫情说明机场可能在垃圾处理、机场清扫、货仓清扫等方面存在不严谨的地方,需要更细致的排查以堵住漏洞。张伯礼建议:积极推广和接种疫苗;堵住漏洞;暑假是旅游旺季,要戴好口罩。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禄口机场疫情可能是一起小型的“超级传播事件”,先是个别保洁人员因接触入境感染者或入境污染物感染,进而传播给其他保洁人员,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大。实际传播链为何,还有待基因测序结果进一步揭示。
7月27日,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发布会。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27日通报,此次疫情的毒株性质为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
截至目前,广东中山、安徽马鞍山、安徽芜湖、辽宁沈阳、江苏宿迁、四川绵阳、广东珠海等地皆出现与南京禄口机场相关联的外溢病例。无论是本土还是外溢,南京疫情已经比想象中更为严峻,如何尽快切断疫情核心传播链已变得愈发关键。
另外一方面,据江苏《新华日报》23日援引新冠肺炎救治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报道指出,这次南京新冠肺炎病例当中,绝大部分都接种过疫苗,可能与疫苗有效率有关,也引发疫苗效力质疑。
据南京机场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此次在南京发现的本土病例中,绝大部分已经接种两剂国产疫苗:“这次南京感染的人中,绝大部分人都打了疫苗,包括有详细名单,还有详细的统计数据,37个人里面有36个是完全打了两剂疫苗。已经有两例重症。现在的情况是他们都在机场工作。在机场工作的人员很早就打完了疫苗。”据丁香园援引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5 月 12 日,东部机场集团接种疫苗总人数 9251 人,接种率达 90.87%。其中,南京机场共组织员工集中接种疫苗 29 次,累计接种 5036 人,疫苗接种率达 90.3%。
Comparative immunogenicity of mRNA and inactivated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Published:July 15, 2021DOI:https://doi.org/10.1016/S2666-5247(21)00177-4
7月14日,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 Microbe发表研究称,在招募的1442医务工作者中跟进冠病病毒抗体情况,都分别接种了两剂疫苗,初步完成对93名冠病疫苗接种者的分析。研究人员分析和检测后发现,打一剂复必泰的抗体水平明显上升,打了两剂再度上升;而打一剂科兴后抗体水平很低,两剂后抗体水平仍明显低于复必泰。当中63人打复必泰,30人打科兴,年龄介于26岁至65岁。研究人员将当中12名科兴接种者和12名复必泰接种者进行另一项抗体检测,发现接种两剂复必泰在一个月后平均抗体水平达269,比接种两剂比中国科兴的27高约九倍,打一剂复必泰后平均抗体水平也达49,而只打一剂科兴的平均抗体水平只有7。智利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注射科兴疫苗6个月之后,免疫力大幅下降了。
不同疫苗的有效率与抗体数据,@Benjamin Cowling
该研究专家港大流行病学家高本恩(Benjamin Cowling)表示,建议已经接种科兴的人补打第三剂。考虑到新冠疫苗效力不足的问题,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对于加强针的讨论主要原因是由于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全球肆虐,导致病例持续上升,已有部分国家宣布或正考虑为部分人群打新冠疫苗第三剂加强针。但仍然存在争议,有专家指出第三剂加强针虽可增强免疫反应,但并非必要。另外一个原因是,某些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为了提供额外保护作用而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详情参考梅斯医学此前报道:美国初步支持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提供新冠加强针,复必泰或成我国加强针?
美国已开始考虑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过去一周,美国平均每日感染数达到5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香港大学的流行病学家高本恩教授此前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仍有许多突破性感染,这可能由几个因素造成。一是中国的疫苗和其他许多疫苗一样,可能会在接种一段时间后失效。泰国本周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完全接种科兴疫苗的人群中,其体内的抗体每40天下降一半。另一个原因是,与真实感染相比,临床试验的数据规模更小,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每天感染人数激增,达到数万人。
这也可能归咎于更具传染性的Delat变种病毒。印度尼西亚最近60%的病例中发现了这种变种,在泰国首都曼谷这一比例为26%。高本恩教授说,初步研究表明,国药和科兴的灭活病毒疫苗,对Delat变种的抵御能力比对原始病毒的抵御能力低20%。
他说,在预防新冠肺炎感染方面,没有一种疫苗是完全有效的。尽管中国疫苗“不是100%有效,但仍挽救了许多生命”。专家强调,突破性感染并不意味着接种疫苗毫无意义,因为免疫有助于防止人们出现严重症状。梅斯医学也做了相关研究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RUz3yyoOsKpsxNz8z6mAoQ
南京疫情告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避免出现官僚主义,玩忽职守的事情发生,也需要持续研究疫苗效力问题,诸如“加强针”策略,以提升群体免疫力,早日结束疫情。
参考资料:Comparative immunogenicity of mRNA and inactivated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Published:July 15, 2021DOI:https://doi.org/10.1016/S2666-5247(21)00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