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何增长失速,被阿里超车,被抖音冲击
时间:2019-11-15 10:47: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来源:第十经济观察室
双十一大战硝烟未散,各大电商平台纷纷爆出销售数据:天猫双十一当天销售额2684亿元,同比增长25.7%,京东双十一期间(11.1-11.11)总销售额2044亿元,同比增长27.9%,拼多多和苏宁则未发布详细数据。
在互联网巨头们香槟庆祝,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时候,腾讯稍显落寞,尽管腾讯早已选择不和阿里电商短兵相接,而派遣京东、拼多多两个代理人抗衡阿里,但从这次双十一的战果来看,京东、拼多多的实力与阿里电商还相差甚远,京东输于规模,而拼多多的低价战略,让人怀疑其用户的粘性和稳定度。
更糟糕的是,更多数据表明,腾讯正在遭遇严重的“中年危机”,一方面在与阿里争霸的过程中,略显下风,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另一方面,腾讯的数字内容业务正遭遇互联网新生代的钢铁洪流。
阿里、腾讯的暗战
PC时代,互联网是三国争霸,BAT相互角力,2012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逐渐掉队,剩下腾讯、阿里两强冷战,开始腾讯依靠微信和QQ的强大流量入口,占据上风,营收一度远远领先阿里。
但2014年之后,阿里逐渐发力,营收赶超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一的企业,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自然年腾讯营收1028亿元,阿里营收1011亿元,两则几乎逼平;而到了2018自然年,腾讯营收3216亿元,阿里营收3768元,腾讯只有阿里的82.9%,从趋势上看,两则的差距还在拉大。
腾讯被阿里超车,第五郎君认为有三大原因:
一:腾讯主营业务-游戏和阿里的主营业务-电商,市场规模不在一个层级。
网络游戏收入一直是腾讯营收的第一大来源,2019年第二季度占总营收的31%,已经是历年来占比最少的一次。
而阿里,电商是营收的最大来源,2017自然年核心电商收入占阿里总营收的85.5%。
从主营业务占比来看,腾讯的业务看似更加多元一些,但网络游戏和电商的总市场规模却是天壤之别。
受制于消费人群年龄,数量以及游戏商品品类的限制,2018年中国网络游戏交易总额为1948亿元,而同年的电商交易总额为316300亿,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只有电商的0.6%。即使腾讯全部垄断网络游戏市场,其营收增长的潜力,也无法和阿里从电商中获得的增长潜力相媲美。
当然腾讯并不是没有尝试杀入电商市场,拍拍、易迅都是腾讯电商战场博弈过的证明,但最终折戟沉沙;腾讯只好培养京东、拼多多为电商代理人,曲线救国,抗衡阿里电商。
第二:网络游戏增长失速
祸不单行的是,即使是主营业务网络游戏,在2018年之后,也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正如上图所示,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增长率从2018年下半年和2018上半年出现了持续下降,从30%左右下降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8%。
究其原因,一是2018年,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又提到:“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二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青少年的绝对数量正在逐渐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5-19年龄段的青少年数量比20-24年龄段减少2700万,10-14年龄段的青少年又比15-19岁减少2400万,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游戏的潜在消费者的数量在下降。
一边是消费人群数量骤减,一边是政策严控,腾讯网络游戏收入严重失速。
第三: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路线歧途
如果把中国互联网革命分为上下半场,那么上半场是连接互联网平台和大众消费者,加速信息和货物的流通速度,是消费者互联网;下半场则是连接互联网和制造工厂和设备,让制造趋于智能化、高效化,是产业互联网。
在消费互联网市场趋于饱和,各大巨头血拼存量市场的同时,也纷纷在布局产业互联网,争夺下一个增长点。
而腾讯,由于与生俱来的消费互联网基因以及后发先至的商业模式:让他们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如鱼得水,QQ、微信先后占据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社交霸主,相比之下,阿里多次向社交领域的进攻,都被腾讯完美阻击。
但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上,腾讯则显得不够机敏,布局不够深入,有时候浅尝辄止,大多是时候选择跟进,而不是先锋。
而马云时代的阿里,很早就进行了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布局,或者说把互联网当做基础设施去打造。腾讯则跟着后边,如法炮制。
2009年,阿里云成立,构建互联网数据运算中心;2010年,腾讯云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阿里蚂蚁金服建立,构建互联网金融体系;2014年腾讯理财通正式上线。
2017年,阿里发布全新AliOS,面向汽车、LOT终端、LOT芯片和工业领域研发物联网操作系统。2019年,腾讯宣布将开源自主研发的轻量级物联网(LOT)实时操作系统TencentOS tiny。
在产业物联网布局的落后和跟随战略,导致腾讯在云服务、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的开拓落后于阿里,2018自然年,阿里云服务收入已达247亿元,腾讯云服务刚达到91亿,只有阿里的37%。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马化腾在2019年,接连在两会以及各种场合强调产业互联网是腾讯下半场的战略选择;2018年新成立了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则表明了腾讯操练新军,攻坚产业互联网的意志。
尽管如此,在产业互联网的整体态势上,腾讯仍然落后阿里一步。
数字内容业务遭遇互联网新生代的冲击
作为消费互联网的霸主,腾讯数字内容一哥的地位长时间无人撼动:腾讯视频领先阿里优酷、百度爱奇艺一个身位,QQ音乐稳居音乐APP用户第一,腾讯网+阅文集团+企鹅号搭建的信息(图文视频)创作、分发生态,也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
而腾讯也利用数字内容产生的巨大流量,得到了巨额的广告收入,占腾讯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不过,这两年今日头条系这个互联网新生代的崛起,对腾讯的数字内容地位,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基于多维度、个性化的引擎推荐技术,今日头条在信息(图文视频)创作、分发生态的竞争中走在了腾讯前头,今日头条APP成为流量最大的图文平台,抖音成为火遍全球的段视频APP。
腾讯一度狂砸30亿现金重启微视,雄心勃勃超越抖音,最终在市场中没有溅出几多水花,由于抖音的先发优势和市场增量已经被瓜分完毕,腾讯想要拿下短视频市场的一席之地都变得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抖音+今日头条的用户以年青人为主力,日活跃用户达到3亿以上,且具有极高的黏度,如果今日头条系进攻社交市场,将对腾讯最核心的业务造成威胁。
事实上,今日头条已经在近两年通过多闪、飞聊等APP试探性进攻社交市场,虽然一时不会对腾讯有较大威胁,但市场云谲波诡,未来如何,谁也不敢预测。
虽然腾讯在近两年遭遇难题,但第五郎君必须指明的是,企业“中年危机”是每一个企业不可避免的商业规律:一方面对原有业务产生路径依赖:无论是出于短时间的营收考虑,还是内部既得利益层的主观意愿,都不会再像初创期间一样,对新事物保持足够的敏感,以及保持120迈开拓业务新边疆的热情和动力。
另一方面,却要面对新生代的强烈挑战,他们更富活力,更有想法,更具野心,随时想要取而代之。
作为1998年成立的腾讯,到今天已经21周岁了,相对于平均企业寿命为3.7年的中国市场标准来说,不仅是中年,而且是高寿了。
企业遭遇“中年危机”,需要寻找方法去化解,而目前中国企业对于企业中年危机的策略则各不相同。
有联想型策略:那就是对待企业中年危机,不否认、不重视、不改变,依靠过去的优势得过且过,“贸工技”途径,一路走到黑。
有华为型策略:那就是对待企业中年危机,高度重视,时刻警惕,用34+换血和重新上岗,保持企业的“狼性”和战斗力,虽然效果不错,但失于残酷。
那么腾讯如何应对自身的中年危机,除了在产业互联网的战略深耕外,更多细节我们需要拭目以待,不过可喜的是:11.11日,腾讯公布了全新的使命和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企鹅人有意愿向腾讯3.0版前进,自我进化,适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