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水伏羲庙游览随笔:伏羲所画八卦及其中的爻,是怎么演化来的?
时间:2019-10-30 18:08: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昨天,也就是2019年10月27日(农历的九月二十九日),在探亲返回途中,我在天水多停留了一会,借机参观了伏羲庙。
因为时间紧张,没能去卦台山参观,有点遗憾,不过,以后还有机会。
参观之前,我也曾在网上查看了一些有关天水伏羲庙的游记类文章,因为朋友们对景点内的千年古树、补天石、洛书河图、明代伏羲彩绘塑像、龙马、云纹团龙团凤木雕、石磨盘等典故以及前宫后寝的建筑布局等的阐述都比较多,谁到这里来都能看到,故不再赘述。
开始时没有多想,等回到家里,再细看农历时,发现自己居然是在农历的十月一日,也就是起源于周代的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祭祖节”的前一天,参观的天水伏羲庙,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吧。
寒衣节回老家上坟前就有了写一篇随笔的想法,祭完自家的祖上之后,坐下来,由着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地写下这篇文章,也谨以此文向我们共同人文先祖致敬。
华胥氏(陕西蓝田)人,人首蛇身,因为游玩时踩了巨人脚印而孕,怀胎十二年,迁徙到古成纪时生下伏羲。伏羲,风姓,字太昊,生卒年月不详,古成纪(甘肃天水)人,亦人首蛇身,与妹妹女娲相婚繁衍缔造了人类,葬于河南淮阳太昊陵。
据汉代荣氏《遁甲开山图载》,伏羲时代,距今约6000年至8000年,大约持续了2000年,主要活动地域为渭河中上游地区的天水、陕西关中及中原地区。
关于伏羲的有关历史传说,虽然说法不一,比如,龙马出现在蔡河还是藉河的问题,八卦是以卦台山的地形地貌转化而来还是龙马背上的花纹、亦或是白龟背上的花纹转化而来的问题,画卦的地方是在天水的卦台山、河南的蔡河或是山西洪洞卦地村的问题,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结婚的天意是两股烟绞合在一起还是从昆仑山上滚下来的两个磨盘合到了一起的问题……今天再去细究这些,已经没有了什么必要。
我们今天只要知道以下就可以了:伏羲,因一画开天创八卦而启文明先河,学蛛网结绳为罟(gǔ)而始渔猎,刻划书契以记事而代结绳,开物成务以龙纪官始定图腾,分地设官而有家庭,称王一百一十一年,自此人类文明有了传说或记载,被后世奉龙祖,为三皇之首,华夏人文之祖,享受全球各地华人血脉后裔立庙祭祀。
说到对伏羲的祭祀,其作为华夏民族的共祖,自然应该受到中原正统王朝的祭祀,只是史书中未见更早的记载。
据史载,秦人的先祖原本源于以玄鸟为图腾的东夷少昊族,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一带。传说,秦人的最早祖先之一是皋陶,他可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第一位法官。禹本想将帝位禅让给他,可惜皋陶死的早,皋陶的大儿子是伯益,禹又想将帝位禅让给伯益,但禹的儿子夏启不高兴了,于是伯益和夏启开战。伯益兵败,族人四分五裂,一部分嬴姓族人西迁,过起了游牧生活。这次迁徙,秦人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了养马御马的本事。经过了几百年,他们迁徙并定居到了伏羲故里(甘肃天水)这一带。
秦人先祖,从商朝的令保西垂,到周朝的封地秦亭,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升为周王室旗下的正式诸侯,疆域东扩至岐山以西;到秦文公时期,更加注重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的灵异事件(关于宝鸡来历的神话传说),甚至是祭祀华夏共尊的人文先祖等方式,为其及后世子孙的称王称霸提供理论依据。
据《史记·封禅书》载,公元前756年,秦文公以三牢之礼,开始设祠祭祀伏羲,这是目前历史上能够查找到的对伏羲始祖祭祀的最早记录。
自此之后,因为秦帝国的崛起一统,使得祭祀相沿成习。
这是否就是说,因为秦人的祭祀,伏羲才得以被后人知晓和祭祀?
看到这里时,令人感叹不已,各地为了旅游经济利益争抢名人故里的事件,几千年前的秦人先祖秦文公就已经用过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不过,天水这个羲皇故里,因为国家领导人的题名,早已经是名至实归的不争事实了。
在伏羲庙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才大概地了解到,目前设庙祭祀伏羲的地方,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可以简单的归纳为“9+2+1”,即:
天水的伏羲庙、河南淮阳的太昊陵伏羲殿、河南洛阳孟津伏羲殿、河南上蔡伏羲画卦亭、河南上蔡白龟庙伏羲祠、山西洪洞伏羲女娲庙、山东微山双祖庙、河北赵县双祖庙、河北新乐伏羲台、中华台北伏羲庙、台湾宜兰伏羲庙、日本静岗伏羲庙。
当然了,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伏羲庙宇,只是因为没有名气,这里就不再细述,即便在天水,伏羲庙就有三处,分别称为卦台山伏羲庙、天水伏羲庙和秦安伏羲庙。
从执政机关在天水公祭伏羲的记载来看,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天水在卦台山创建伏羲庙。明成化十九年,秦州西关建伏羲庙。明正德年间,祭祀中心由卦台山移至秦州,至嘉靖年间祭祀进入极盛期。
从此以后,天水秦州伏羲庙成为了全国性规格最高的祭祀伏羲中心。
我这次参观的天水伏羲庙,其规模,和各地相较的话,是最大的,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伏羲祭祀庙宇。
从人文意义上来讲,伏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的在于其所画的八卦。这个八卦,可不是人们之间讲是非的八卦,是周易八卦。
八卦图中的S形线,是流动的河流,黑白代表着白天和黑夜,也是阴阳,其划分开的两块黑白交错的区域代表着二者的相互转换;图形外八个方位各有一个卦图,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与自然现象,每卦有三爻,分为上中下,分别代表天地人。爻又分为阴阳两种,分别代表动与静,卦又是由这两种爻的各种不同排列组合而成,实际上也就是结合天上是否有动静、地下是否有动静、人周围是否有动静而产生出不同的变化。
关于这个爻,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前,我也以为这是很高深的道理,不是我们凡人能够理解的。道家哲学里有一个词“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说点外行话,我以前以为是从地平线演化而来的象形文字,或者是由笔画而来的,一画而分乾坤。这次参观,让我知道了是伏羲最先创造了简单的象形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那么,这个爻的来历,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在先天殿的墙壁上有一幅巨型壁画,表达的是伏羲在结绳时,河上跃出了龙马。画里的绳子,画的就是我们现在的编织麻绳的样子。远古先祖用的绳子,肯定不是我们像我们现在用的结实的编织绳,它更多可能就是一根细草杆,或者是一根细藤条,或者是麻杆皮丝,更多的只能是其在湿的、有韧性的时候进行打结,干了时候肯定是不容易打到一块的,很容易断。
于是,在以绳记中的过程中,奇迹出现了!
本来想用一根草记一件事情,结果变成了两根草,可以记两件事情;再断,要么作废,重新找草为绳,要么继续使用,反而可以记更多的事情。
因而,我认为,爻上的这个“一”,或许就是绳子的象形文字!阳爻“一”,代表了原本的那一根绳子;而阴爻“一一”,代表了一断为二的那两根绳。
这让我想到了明代《雪涛谐史·应谐录·奈何姓万》中讲的那个地主儿子学写字的故事,老师用三天时间教了三个字,一画一笔、二画二笔、三画三笔……没有耐心的文盲地主和阔少爷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写字,急忙老师辞退。某天,地主要请姓万的朋友来吃饭,让儿子写请柬,结果一个万字,让这个阔少爷忙了一个早上都没有写完,留下来了一句“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的笑话。
关于伏羲最初所画的八卦,个人认为,或许就是用这种方位图形来进行简单的记事,因周文王被拘而作周易成为了筮占之书,再到后来,再加上孔子等儒家文士的注释而为易经,有了哲学思想的味道,逐渐地给八卦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赋予了新的内容。
这种情况,就像电波通信网络,从最初的电报只能发送字码,到固定电话可以直接通话听到声音,再到开始时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发展到今天的即时视频通话以及控制更多的家电器材,未来,还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关于伏羲画八卦的地方,我更倾向于天水麦积区三阳川西北端的卦台山,虽然我没有去现地,只是查看了有关的地理宣传图片。
卦台山,四面山峦重重环抱,渭河在其间S形流过,卦台山与导流山东西相望,两山所处的位置恰似太极图上的那两个点。
如果我们再结合八卦图形来看的话,你也可能也会相信,八卦是卦台山这里地形地貌的象形文字再现,或许就是一幅伏羲老祖的写意画!
也正是因为没有去卦台山实地查看,故而,我的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时,并没有完,还有很多的胡思乱想,有待于进一步启发。
很期待下一次的天水之行,能到卦台山再去看看!
心情随笔,莫在意。文中观点不正确的地方,还请朋友们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