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赵正书》颠覆了我们对秦史的认识

时间:2019-10-31 12:07: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辛德勇:《赵正书》颠覆了我们对秦史的认识

到今天我都认为,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比较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文献——包括出土文献、野史、外史能比得了正史。正史能让我们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过去的时代

请输入图片描述

辛德勇 资料图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张弘

前不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出版了《生死秦始皇》一书。不久,此书便在荐书平台上广受推崇。近日,本书出版方中华书局举办了“正眼看历史:我这样写《生死秦始皇》”读书沙龙。在活动现场,就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及对秦及秦始皇的认识等话题,《法治周末》与辛德勇展开了对谈。

 《赵正书》引发的写作

法治周末:翻开《生死秦始皇》时,一开篇就获得了很多增量的知识。因为这本书是将《史记》和前几年刚刚发现的西汉竹书《赵正书》对读,辨别真伪。

辛德勇:这本《生死秦始皇》的写作正是因近年入藏北京大学的出土文献——《赵正书》而引发。但有些朋友读完后,可能有点困惑,因为他们感觉既没看到秦始皇,也没看到《赵正书》。

其实,《生死秦始皇》涉及到的,只是我想研究的、已经提前写出来的5个专题。这5个专题都紧扣《赵正书》所涉及到的问题。但是我做研究,更喜欢从一个基本的问题出发,然后联系我知识范围内能够考虑到的相关问题和方面作一些分析。所以,如果认真看,还是会看到这本书与秦始皇、《赵正书》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在《赵正书》公布之前,要了解秦始皇、秦朝的社会,我们唯一能够依靠的是《史记》。如今,很多人相信,《赵正书》的发现颠覆了我们已知的所有对秦朝历史的认识。

 法治周末:我们感觉,《生死秦始皇》很谨慎、很小心。你更关注的是,通过发掘的材料印证和补充已有的、可信的资料。你在对读《赵正书》和《史记》的过程中,有哪些印证和补充?

 辛德勇:历史研究往往会依据一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传世文献开展。历史的骨干是由以正史为代表的这些基本文献构成,所谓“正眼看正史”。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怎样看这些正史?这些正史是不是满纸谎言?我绝不相信正史里讲的都是真话,里面总有不可靠的东西。

但是所谓的可靠不可靠、是否有价值,都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下结论。到今天我都认为,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比较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文献——包括出土文献、野史、外史能比得了正史。正史能让我们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过去的时代。这就是《生死秦始皇》写作的基本立意和主要的立脚点。

 法治周末:《生死秦始皇》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史实的验证。但是,《史记》和《赵正书》的写法不一样。前者是司马迁辨别真假史料后的记载,而《赵正书》则是类似于小说的写法。那么,你如何进行辨析?

辛德勇:我是比较笨的一个人,我更多地侧重对基本史料的阅读。我发现,其实在处理原始史料的过程中,不仅能看到两者共同的来源,还能看到它们不同的写作宗旨、对原始材料的处理方式。

《史记》是司马迁在遭受了宫刑后,极其痛苦的情况下写出的千古名著。身体条件、心理条件都不允许他把这一部千古名著加工到一个很完善的程度,所以《史记》保留了不少未处理好原始材料的痕迹。但是也正因如此,我看到了,《史记》和《赵正书》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书籍,所依据的共同材料。

历史学者就像是侦探

法治周末:有时,历史学者就像是侦探。《生死秦始皇》的这种对读和分析研究,也像是侦探在破案。你觉得一个优秀的历史学侦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辛德勇:这是一个很好玩的问题。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他们有崇高的使命感,但我是觉得什么好玩就做什么。我本来不是学历史出身,是死气白咧要做这个事情,就因为觉得好玩。好玩当中,包含了一个特点,就是它有点像做侦探。

据我理解,侦探有两类:一类如福尔摩斯,他们喜欢像狗一样,趴在地上闻气味、分辨鞋印,另一类如阿加莎·克里斯蒂写的波洛形象,他根据一些间接的、片面的、不全面的现象,推断背后可能的真相。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福尔摩斯,我喜欢波洛——他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

我们研究历史永远是根据很小一部分已知的东西,来推断出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个过程中,免不了要推理。《生死秦始皇》也有“补”的特点。换句话说,我们研究过去的历史,越“补”,对这种推理分析的依赖就越多。

但是,推理分析不是想怎么分析就怎么分析。我的做法是,更多地基于所谓“通理”,也即这个时期或者相近的时期,同一事件最大限度地在时代性质上接近、有共同性。由这个共同性出发,再来判断我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法治周末:在《生死秦始皇》里,你提到《赵正书》是小说,尽管没有历史学的价值,但是有文学上的价值,因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汉代小说的样子。

辛德勇:在《生死秦始皇》中,我最后的结论简单提到,《赵正书》是一部小说。可能大家乍听觉得小说很平常,但《赵正书》比较复杂,涉及到古代历史的很多问题、名和实之间的关系等。

研究中国小说史比较早的学者,以前的有日本的盐古温、中国的鲁迅;当代学者有北京大学的袁行霈先生、陈平原先生。他们当然都是权威,我不清楚那个学科的具体情况。但在《赵正书》之前,我没有见到任何一部西汉时期和西汉以前完整篇目的小说,只见到过一些零篇断言。

在我看来,《赵正书》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唯一一部接近完整的、西汉时期的小说。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得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当然,很多人不一定同意我的想法,但是大家如果充分关注到《赵正书》,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

 互为表里的儒与法

法治周末:孔子是“法先王”,他想要恢复周制,他理想的制度是周代的制度,孟子也继承了孔子这方面的学说,可见先秦的儒家有非常理想主义的一面。尽管荀子说过“从道不从君”,但他主张“法后王”。对此,你有一个解释:“法后王”就是要为当朝的君主分忧解愁,得为他们出主意。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儒家精神的堕落。他们认为,荀子已经是法儒,他的弟子李斯则已经是一个纯粹的法家。这和你的观点不一样,你认为荀子和李斯都是儒家,西汉的晁错也是儒家,为什么?

 辛德勇:我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自己作为外行的想法。中国古代缺乏一个纯粹的思想探索过程,更多都是有为而发,是基于现实社会产生的思想,且要直接回归于现实社会。

正是从这样一个很不确切的认识出发,我更愿意这样理解:我们目前对于儒家和法家,包括其他思想家学派的归纳,更多是基于后世学者的一种归纳,不完全能反映当时的时代。

我在《生死秦始皇》里面引出了陈寅恪先生。按照陈寅恪先生的想法,中国从来就不存在一种独立的法家。这也是胡适先生的看法:法一直是儒的一个侧面、一个辅助的层面。

对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的历史,我就“偶语诗、书者弃市”作过具体的考证。这句话的意思是,谁只要面对面谈一下《诗经》或者《尚书》就会被杀,还要呈尸于菜市口示众。之前,我没看到过别人对此置疑。但我觉得这不可思议。

按照一种普遍接受的解读: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儒家进行绝对镇压,前提是法家和儒家是对立的。但不可想象,荀子无论如何是战国后期著名的大儒,这样一位著名的大儒培养出了著名的法家,这本身就不太好理解。

再从具体问题上看,秦始皇在朝廷里设立70个博士,百分之百是讲儒家的,还有比秦始皇更重视儒家的吗?要知道,以前没有一个朝代专门设计70个博士传授儒家学说,但是秦始皇设立了。所以说,只要认真看一看原始记载,我们今天认识的、秦对儒家的态度,就不是那么简单。可能儒家学说里确实包含着法的一面,所以儒和法互为表里,两个侧面一直存在。

在任何时候,社会秩序绝不可能单纯依靠严刑峻法、血腥镇压来维持,还需要强调超越于法的礼仪方面。

 法治周末:应该说,秦制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你如何看待秦制?秦制有哪些特点?

 辛德勇:在如何看待秦制这个问题上,我只能作个人的道德判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判断,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作出判断。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环境下形成的君主统治,我持强烈的否定和批判态度,我不赞同包括秦始皇、汉武帝这些君主的统治形式。

这里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秦始皇排斥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贵族统治——当然分封制度一直有残留,但秦始皇建立了单纯的以官吏、政治为主这种统治,行政效率相应高一些,但是它的坏处就是权力高于机构。如果有圣明天子当然很好,但是谁敢相信你一定能碰到圣明天子,万一他不是那么好甚至还坏,他就缺乏钳制了。

责编:高恒涛

上一篇: 原创张柏芝晒和儿子万圣节造型,是在致敬周...

下一篇: 太宰治:这个男人自杀五次,他为啥非死不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