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鹤唳华亭》你没看懂的权谋,全是这个因素在推动
时间:2019-11-19 19:10: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鹤,实为猛禽,可以博鹰啊。”
《鹤唳华亭》开篇,便通过女主的嘴,说出了这么几句关于男主的隐喻。前半句引用诗文是外人视角对男主高贵身份的一个概括,后面补充的,则是对他实力和内心的一个类比。至此,也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大男主权谋剧。
作为近期难得的一部高品质佳作,《鹤唳华亭》的每个细节都值得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兄弟间的博弈,从一件披风的赠与收都能玩出心跳
太子(嫡出,三皇子)萧定权在大雪中长跪请罪,齐王(大皇子)萧定棠从屋里跟父王撒完娇出来。听见脚步声,萧定权是惊喜的,一句陛下叫到嘴边抬头发现不是,眼神立马暗淡下去,转而生出几分提防。
看到萧定棠意欲给他披上披风,萧定权猛地抓住申过来的手,表示拒绝。但是萧定棠说“是陛下让我带给你的”,又接着问是不相信他还不相信陛下,让萧定权慢慢的松开了手,接受了披风。
但是刚披上,萧定棠又说“是御赐,殿下脱下它,就是抗旨不满;是臣私人奉献,殿下穿着它,就是请罪不诚”。信还是不信,穿还是不穿?一个披风竟也能攻心。
萧定权选择脱掉,而真相却是,这披风真是皇上所赠。
这个片段如果乍看不留意,就是一个反派哥哥跑腿送件披风还得恶心人一把,彰显一个反派的修养。
但是,回过头来细品,会发现,这一个细节里就藏了父子、手足、君臣间的亲情、矛盾和信任危机。
父子间的情感,不是简单的宠与不宠,亲与不亲能概括
皇上晾着太子,是要逼太子舅舅上战场;
皇上将两个儿子区别对待,因为大郎在他心里先是父子;三郎作为储君,在皇上心里考虑的先是君臣关系。
太子之于皇上,是棋子,是臣子,最后才是儿子。
由于外戚势力太大,皇上不得不提防,所以太子已经到了婚冠的年纪,却迟迟不行冠礼。而大皇子明明到了移居封地的时候,皇上却拖着不放。表面上看是太子不得宠,皇上更喜欢大皇子。
实际,这里完全不是感情在主导,而是权利制衡。皇上只是忌惮太子这方外戚势力过于强大。
但是当前方战乱,与权势相比,国家为大。所以陛下利用太子,以行冠礼为条件,让他舅舅带兵出征。
可见,这个皇上虽然待主角不是很友好,但确实是个明君。
其实,对于自己那个太子儿子,他实际是给予厚望的。
虽然前期对大儿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偏袒,但是对太子也不是没有“用心”。
当太子每每表现出了高水平,他还是暗自欣慰的。
但是当太子在科考案自作聪明败给大皇子,输得一塌糊涂的时候,皇上是非常生气的,这种生气自然不是因为太子让大儿子受了委屈。
作为父亲,他要保儿子;作为皇上,还要保全太子。因为萧定权犯的错是要废储的,而一旦废储,皇上要考虑他前方作战的舅舅是不是还会继续效忠。所以既不想罚他又不能废他。
皇上的万全之策和老师想的一样,是弃车保帅,老师顶罪。
但是太子不可能同意,他设这个局也不过是为了留下自己的老师,如今让他老师去死,他怎么可能答应。
于是跟皇上苦苦哀求,功名利禄什么都不在乎,只求救下老师,他愿意让之前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皇上是纠结的。储君过于感情用事,让他失望;儿子如此痛苦让他有些伤心和不忍。
而在太子心里,陛下是他难以企及的温暖,老师更像他的父亲。
前两个案子来看,太子其实一直都是在追寻一份“父爱”。
第一个案子所制造的重重反转,在跟兄弟博弈之外,萧定权是在试探自己的父亲到底爱不爱自己。
皇帝身边的人来给他提个醒,他以为是父皇也心疼他了,都会像得了糖的孩子一样满足,并且为了那个不确定的关心而甘愿在朝堂认下所有罪。
只是这份对亲情的渴望终究还是没有从自己的父亲那得到满足。
所以,也难怪太子会那么依赖自己的老师了。老师说他不该不事先跟陛下商量,他撒娇似的说如果能见到老师,一定会先告诉老师。他像孩子一样,说饿了想去老师家吃师母做的蜜酥食,他跟老师是亲的。
但是,或许是考虑到陛下和殿下的父子关系,也考虑到君臣关系,和即将致仕,老师拒绝了他。看着老师走远,太子便像丢了魂一样立在那里,眼里尽是孤独与哀伤。
第二个案子虽然太子是自作聪明了,但是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要设计陷害自己的大哥,而是想留下自己的老师。挽留他心中仅剩的温暖。
不得不说,虽然是一部男性权谋剧,但是真的情到深处,无关爱情,也很好哭!
与一般争权夺位的权谋剧不同,这部《鹤唳华亭》的谋划出发点并不完全是权利与权利的较量,感情是重要的推动因素,反转再反转,比一般的宫斗剧精彩不止一星半点。
有不少人反应看不懂,其实理顺了他们的情感出发点,很多事情就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