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网科学防治 | 糖尿病或可治愈?中西合璧,终结“盛糖”时代
时间:2023-12-05 15:33: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据最新版的《世界糖尿病地图(第10版)》显示,中国目前已有1.41亿糖尿病患者[1],其中1/3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1/3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是糖尿病黄斑水肿,糖网防治形势极为严峻。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于糖网的重视程度、提高糖网治疗的可及性,降低糖网患者的致盲率,好医生特策划推出《糖网科学防治,百家先行》系列专题访谈栏目。本期高端访谈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红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贾志旸教授、郑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田晨光教授深入剖析临床诊疗技术及前沿进展。
王红教授:防治并重,莫被“温水煮青蛙”
“糖尿病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损害就像温水煮青蛙,每分每秒、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等到发现时已悔之晚矣”,谈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王红教授感慨万千。
王红教授告诉好医生记者,“我1998年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当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还比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在2000年以后,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网患者群体也逐渐增加。到2006年,院内门诊中糖尿病患者和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几乎各占一半。2020年之后,医疗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进入了‘盛糖’时代。”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推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王红教授指出,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阶段进行分类讨论。对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使用抗VEGF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并改善视力。对于重度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是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病变的进展和恶化。
如果患者的周边视网膜缺血并不严重且不符合激光治疗指征,同时没有黄斑水肿,可以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进行保守治疗。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可以缓解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
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阶段,个体化精准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患者眼部的新生血管没有形成很严重的增殖膜,同时又合并黄斑水肿,可以考虑使用抗VEGF药物球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进行治疗。但如果视网膜有大量出血,同时还合并增殖膜,并且出血的增殖膜会牵拉视网膜,这时需要考虑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王红教授指出,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及早发现并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也同样重要。
贾志旸教授:科学评估,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我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促红细胞素、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等,这些都是防治糖尿病的重点研究课题。
贾志旸教授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机制极为复杂。首先,高血糖会导致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内皮细胞增生,最终导致毛细血管闭塞,进而引发缺血、缺氧,产生一系列血管生长因子,最终导致新血管的产生,引发出血等问题。其次,高血糖也会导致视网膜神经元损伤,包括功能和结构上的变化,以及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的堆积。此外,氧化应激活性氧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代谢障碍,从而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炎症通路、遗传和免疫因素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形成的重要机制。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分期分阶段考量才是正解。贾志旸教授指出,对轻中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必要尽早干预,进行内科辅助联合治疗,多份指南推荐使用进行中成药早期治疗[2,3]。
对于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贾志旸教授表示,在考虑手术治疗时,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其是否适合手术。如果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好,手术风险可能会增加。因此,需要在术前对肝肾功能进行评估和改善,谨慎进行手术;高血压和高血糖可能导致术后伤口愈合困难和感染风险增加,通常建议将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最好不要超过8mmol/L;另外,血压过高也不宜进行手术;晚期肾病患者可能伴有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对于这类患者,手术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
值得注意的是,玻璃体切割手术主要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的一种治疗方式,具体的手术时机和方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决定。手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还应注意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利于术后的恢复。同时,需注意预防感染、观察眼压变化、进行抗炎和散瞳治疗等。
田晨光教授:治愈糖尿病,曙光已现,未来可期
糖尿病因为高发病率、多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糖尿病能否治愈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2017年,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关于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的研究成果,引发了科学界的持续关注,很多医学科研工作者开始了对糖尿病逆转的探索。
田晨光教授告诉好医生记者:“非常遗憾,到目前为止,糖尿病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不能彻底治愈的疾病,但是曙光已现,未来可期。一直以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的临床医疗实践者,在临床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早期经过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合理的药物使用,部分患者血糖可以回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再使用药物,也能够实现很好的血糖控制。但是,因为观察病例较少,大多来自个人的经验,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所以只是一种印象。直到Lancet发表研究成果,通过非常科学的观察性研究,证实了糖尿病存在逆转的可能性,这让我们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看到了曙光。关于这种状态有两种叫法,一种叫缓解,一种叫逆转,这两种叫法的区别在于血糖恢复程度及离开药物能够维持稳定的时间的不同,实际是一回事。”
对于适合做糖尿病逆转的人群,田晨光教授提到了ABCD四个条件。其中,A指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一般是指2型糖尿病患者;B是指BMI(体重指数)大于25或男性腰围在90以上、女性腰围在85以上;C是指C肽空腹在1.1nmol/L以上或餐后两小时在2.5nmol/L以上;D是指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内。满足这些条件的患者可能有更大的逆转成功率。
此外,田晨光教授还介绍了糖尿病逆转的措施,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其中,饮食营养治疗是核心,“以往我们强调饮食限制,但是后来经过不断地研究,发现饮食营养才是关键,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
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2]指出,传统中医中药,如复方丹参滴丸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治疗作用。经研究发现,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复方丹参滴丸,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更好的缓解治疗作用[4,5],这再一次证明了中医药的治疗价值,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传统医药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对于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研发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新的疗法和技术出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因此,患者应该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控制好血糖,同时关注医学进展,以便在最佳时机获得最佳治疗。
参考
[1]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n. Brussels,Belgiu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5-409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11):1026-1042
[4] 马梦瑾,田晨光,赵志刚等.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世界中医药 3(2016):4.
[5] 霍灵恩, 田晨光,赵志刚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35.3(2016):3.